美文网首页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作者: 曾经那一片海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17:52 被阅读0次

      春天的微雨,山明水秀之处,南朝遗下数以百计的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

  中文的表达,我始终觉得文言文比白话更精炼经典。同样的情景,杜牧14字就搞定: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佛教传入中国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佛教已遍布全国,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有佛寺数百座。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尤其崇信教。

    唐朝,玄奘师傅取经回国后,佛教得以发扬光大。 泉州当地开元寺也是686年(唐)始建,寺大门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至都是圣人。

    我们此行的伙伴们就多为来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都是佛信徒。他们平日一心礼佛。 心地淳朴善良,行事爱拼会赢。泉州地区经济能成为福建的首富与这个应该不无关系。

    据说佛教大概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这样的分类。。  中原多为为汉传佛教(大乘佛教)

    我对南亚诸国的南传佛教(小乘佛法)一无所知,也是借此次机缘才听到一点皮毛,。    此刻觉得旅游好处之一: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现在人读书时间太少了,都在刷抖音,头条,学点知识还是靠旅行来的真实。哈哈。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留个笔记,记念一下。虽然是道听途说但也不是乱说。分享是快乐,当然是与三观一致的好友才是,不然估计群砖砸来,我满头包包。

。    所谓的“小乘”是指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南部等地区流行的上座部佛教(又称巴利佛教)。

大小乘的区别,笼统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小乘佛教只求自己解脱,不渡众生。

大乘佛教则要普渡众生,渡己渡人。

1、小乘佛教最高的修行果位是阿罗汉。而大乘则不是成为阿罗汉,而是可成佛。

2、小乘修行的目标是使自己的烦恼灭尽,不受轮回。而大乘除了达到这个目的之外,还要普度众生,使得其他众生也能灭尽烦恼,不入轮回。

3、小乘主要经典是阿含经,阿毗达磨论典。大乘的经典除了这些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大乘经和论。戒律方面,也和小乘有所不同。

4 .小乘佛教徒是可吃荤1但只吃三净肉。避免了必需氨基酸缺乏带来的种种疾苦发生。  非我所杀,非我见杀,非为我杀。是“三净肉”的限定,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七千多万的缅甸人一生都要出家一次,方被承认为成人,时间各有长短。当地金塔,寺庙林立,号称万塔之邦。

小僧人纯真无邪笑容,小尼姑衣袂翩翩,行进间有出尘之态。一派古装佛国的形象。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他们信奉清晨的布施,寺庙里众人光着脚丫的千僧化缘,万众布施的盛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食一餐,讲究过午不食。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阿念经。主要讲的是报父母恩。当地讲究厚养薄葬。乌鸦是当地的神鸟,是不是因为乌鸦的反哺,我不知道,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当地人对于乌鸦的喜爱和宽容。天朝没有 阿含经。据说是唐僧取经回国时因各种原因漏了这本经。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想到偶见报端的不赡养父母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新闻,究其原因有各种,加之国人也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于是就不了了之,真的让人扼腕叹息。

      要是人人有信仰,要是当年也️引进阿含经的话也许我们的社会就是另一番祥和景象了……,正值沉思之际,          天空飘来三个字:怪我咯!

  猛抬头,眼前大金塔熠熠闪光,一尘不染的蓝天下,祥云瑞彩,

      人群中一位僧人擦肩而过,那背影依稀似当年长安城外,大雁塔藏经阁下的唐僧。

      清风中翩翩的袈裟已然淹没在这梵音轻诵的万塔之邦。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感谢优秀的导游冯梅妹在旅行中的贴心服务。同时也感谢她提供我两张照片。个人对她这张#金塔下行走的尼姑#很喜欢。

相关文章

  • 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春天的微雨,山明水秀之处,南朝遗下数以百计的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

  • 2018-08-18

    佛法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小乘佛法由度己及度人,大乘佛法由度人及度己。中国就是一个信奉大乘佛法的国家。 被佛法浸润...

  • 净界法师:积集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个很大的差别:小乘佛法偏重智慧,他修无常、无我的智慧,他不偏重修福德;但是大乘佛法为...

  • 关于小乘佛法

    以玛欣德尊者 2009年4月讲于第一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第一讲 经典结集及巴利语起源为主体 作为“阿毗达摩”...

  • 菩萨离一切相行,成就般若波罗蜜

    佛法分大乘和小乘两种行门。大乘佛法以利益众生为第一,所以把慈悲放在前面;小乘佛法以自利为第一,所以把寂静放在第一。...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7 ②

    佛法分大乘和小乘,大乘是自利利他,小乘是自利不管他。通常佛教把阿罗汉称为小乘行者,把菩萨称为大乘行者。修大乘的人、...

  • 听书之《透过佛法看世界》

    透过佛法看世界 1.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 2.拜佛的目地。人天乘,小乘佛法,大乘佛法。 3.放下,对拥有的...

  • 小乘佛法印证准绳

    一、三法印 一、诸行无常印:行是造作迁流义,指一切的有为法。有为有生、异、灭三相相应,为生异灭三相作为,刹那不停地...

  • [转载]小乘和大乘的观:无常苦空无我与常乐我净

    小乘和大乘的佛法修行主体,都是练习观。 但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 在我看来, 小乘主要练习观察所观的对象, 大乘主...

  • 小乘中乘大乘逐渐上升

    见闻转诵是小乘。见,就是见到、阅读经文。闻,是听闻佛法,听讲佛法。转诵 ,就是读经,转写经文,抄写经文,或是转告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路向西:小乘佛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ku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