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作者: 呦呦Y鹿鸣 | 来源:发表于2021-11-26 23:58 被阅读0次

读书会第三个板块家庭关系的第二本书是《教养的迷思》

家庭中除了与配偶的关系外,最关键的就是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了,对子女的的问题。

到底我们应该怎样养育子女?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等等,子女教育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不是一两本书,几次简单的讨论就能聊清楚的。

本书给我一个新的观念是,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影响孩子更多的是他自己所处的环境。下面我来说一下自己对子女教养的思考。

一,底层思维,园丁与木匠

我把这当做养育子女的心法,养育子女时我们先要认清楚自己的角色,成长和学习最终是谁的课题?是家长的吗?不是,是孩子自己的,但与家长脱不开关系,但最终成长和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认识到这一层,我们就能理解父母不应该像一个木匠,把孩子当做一块木料,雕刻成自己希望的模样。应该像一位园丁,呵护ta浇水、施肥、除草、除虫,让其健康的成长。

我们要学习的是相应的农业知识,了解其成长规律,常见的病害,如何预防和治疗等等。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

二,核心理念,培养他们逐渐独立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还是你们的”

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着子女,无论在家庭也好,在学校也好,都是给孩子们创造不断试错的机会,让其在尝试中掌握生存的技能,不断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独立的能力,人格的独立,经济的独立,生活的独立等。

三,多数裁定原则和啄食次序

多数裁定原则是指当某人的行为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

回忆回忆我们自己,刚进入一个新组织或新公司时,是不是先进行观察,摸索这个群体里的行事方法和游戏规则,然后再行动。这个如果往人类学上导,是可以找的到原因的,智人虽然大脑进化了但四肢退化了,单个人的生存能量变弱,必须依赖群体,而如果想融入群体,必须要判断你是否是同类,如果你行为异常,就可能会被孤立,脱离群体就有死亡的风险。孩子也要适应他们所在的群体。

 啄食次序,群居动物通过斗争取得的社群地位,啄食先后是有讲究的。

跟多数裁定有点像,到一个群体里先要辨识谁是老大,不然在宫斗剧里活不过前三集,哈哈,辨识是能力,是否参与是选择。

避免学校霸凌,作为父母我们应对孩子投入足够的关注,给足孩子自由度的同时,也为其设置好安全边界,一旦触碰红线,一定及时介入,避免校园霸凌。

四,导师和挫折

接着我们回忆了彼此的成长过程,梳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或事,有促使我们成长的,也有阻碍我们发展的。

大家都差不多,基本都是家人、老师、朋友或同事,我说说自己吧。我的底色是受爸爸影响的,祖上是地主,爷爷辈是富农,在他们那个年代是被打击的对象,所以父亲的童年很苦,做同样的苦力,计的“公分”却比别人少。我爸就下定决心一定混出个样来,于是发奋图强,他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我听过他不少的故事。第二个人是圣硕咨询的徐凌云老师,我在刚开始工作时,有幸认识了她,在一次评审会议上,被她专业的发言所吸引,就向其请教如何能她一样优秀,然后开始了漫长的学习之旅,但现在还在继续。第三个人是我工作上的领导朱德平,我的财商是从她那里学到的,跟她一起做生意、创业,改变了我对财商的认识。

大家的挫折也有相同的地方,没有得到家人的充分认可,我之前一直不自信,觉得父母看不上自己,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好,后来渐渐理解了,可能是父母那一辈流行挫折教育法。

四,鸡娃不如鸡自己

这句话是从解威同学那里学到的,鸡娃者常有,而鸡己者不常有。

“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句话拉开了鸡娃的序幕,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恨不得让自己的娃炼成“十项全能”。

为什么当年我们做不好的事情,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要做好?或者为什么我们能做好的事情,自己的孩子就必须要做好?甚至被要求做的更好?

我记得有位复旦的教授,在培养自己孩子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从小学到高中都是重点资源,孩子高考结束时还兴冲冲的打听,复旦职工子女有加分政策,想着应该稳进复旦了,可看到刚达专科线的成绩单时,犹如晴天霹雳,他骑着自行车绕着大连路兜了一个下午,最后终于想通了,他接受了自己的孩子可能是个平常人的现实。

与其不停的鸡娃,不如不断的挑战自我,身教胜于言传。

五,彼此的优点和缺点

这是一个讨论板块,找几个自己的朋友,互相说出自己眼中的对方,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看看自己眼中的自己和朋友眼中的自己有哪些异同,再自省,这些有点或缺点是什么时候因什么原因形成的,在自己子女今后的教育中如何应用等等。

相关文章

  •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5家庭关系——W11教养的迷思——《教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5家庭关系——W11教养的迷思——《教养的迷思》 一、摘抄总结 教养的迷思1:家庭环境对...

  • 迷思迷思——教养的迷思

    我最近陷入了深深的迷思。本来吧,孩子就教育的很失败,在佛系老母亲和狼妈虎妈理念上经常纠结,最近又读了《教养的迷思》...

  • 有书共鸣《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刚刚把这本书看完,却还不知道今天是活动的最后一天,还以为自己有时间可以为明天的读后感准备一...

  •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2017年12月5日,赶在35岁前生下了第一个娃,成功地步入了宝妈行列。宝宝现在6个月半,陪伴他成长的这段时间我一...

  •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读书会第三个板块家庭关系的第二本书是《教养的迷思》 家庭中除了与配偶的关系外,最关键的就是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了,对子...

  • 教养迷思

    观大熊猫,看教养迷思感受 今天带娃去科技馆,顺便看了一部关于熊猫的纪录片:大熊猫终将回到大山深处,从闪烁的镁光灯下...

  • 五《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老公总觉得我对儿子的教育实在是太焦虑了,他跟我说父母的教育,其实对孩子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于是就给我推荐的这本书。带...

  • 教养的迷思

    《教养的迷思》,这是何帆老师最近在读书俱乐部讲解的一本书,让我对“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前段时...

  • 教养的迷思

    何帆老师的这一期专门讲的是教养的话题,首先他提出:教养假设是错的,即家长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成长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不正...

  • 教养的迷思

    得到APP《何帆读书俱乐部》专栏前几周的书单中推荐了《教养的迷思》做为精读书。当时听到何帆老师介绍这本书的主要思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kv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