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摘抄之《咏鹅》

读书摘抄之《咏鹅》

作者: 言小暖 | 来源:发表于2022-09-24 14:27 被阅读0次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是一首儿歌式的诗,朗朗上口;它很难归类,如果硬要归类,只能归为“五言古诗”。

这首小诗是骆宾王七岁写的,充满了童真;这种童真一般成年后就会消失,一旦消失再没有捡拾回来的可能。

写就这首小诗,看似偶然,实际并非如此。这十八个字包含了深刻的文学内容。

起句展现童音童趣,由远而近:“鹅,鹅,鹅。”

作为五古形式,本可以说成“一只大白鹅,曲项向天歌”,但骆宾王不拘格式,以儿童心态高呼“鹅,鹅,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自古就是如此。

骆宾王以七岁龄童的敏锐,抓住了语言表达的特征,让小诗开篇非同凡响,下句烘托接上:“曲项向天歌。”

此句既有画面感,又有声音的表达,显示骆宾王驾驭语言的能力。

“曲项”,鹅发声前的动态,曲线比直线优美,“直项”亦可直接“向天歌”,但没有“曲项”富于动态,富于激情;曲项向直,发声有一个过程,这句诗实际在写动态发声过程,让发出的声音富有层次。

“曲项向天歌”是作为主体的鹅的情感宣泄方式。

生活在社会上无非两个需求:物质与精神。情感宣泄是精神需求,骆宾王提至物质前面,让“鹅”向天歌唱,先表明自己的情感。

古文运动后,这种先声夺人的写法也频频出现。

后面两句貌似平铺直叙:“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先是色彩表达,两句十字四个颜色——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四色之间的关系微妙,相互关照。

“绿水”和“清波”侧重各自不同:“绿”为客观色,沉稳不透明;“清”为主观色,通透有变化。

前一句“白毛浮绿水”是生活的悠闲状态,一个“浮”字将轻松闲在的心理展现了出来。

后一句“红掌拨清波”是生存的紧张状态,一个“拨”字将为生存而忙乱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里有一个不易被人觉察的细节,即在鹅悠闲浮水状态下,是不大会注意到“红掌”的;只有当鹅觅食时,头朝水底扎去,拼命划动蹼掌,才可以清晰看见“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的后两句看似一种状态两句表达,实际上是两种状态两句表达:上句是生活状态的描述,下句是生存状态的勾勒,“浮”是生活的清闲,“拨”是生存的竞争;“浮”之慵懒,“拨”之忙乱,一字之差,高低自现。

骆宾王的小诗虽然在写鹅,但实际可以自喻,鹅之状态就是人之状态:有情感需求,适时宣泄;有生活状态,悠闲自在;还要为生存奔波,努力觅食。

正是因为这首诗包含如此之多的社会内容,加之美学上的颜色表现及声音传达,还有它们之间融洽的关系,构成了如此丰富的诗境,使之成为千古名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摘抄之《咏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oo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