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为什么这个乐的发音又念越呢?
巧合的是我们嵊州(绍兴)又处在古时的吴.越之地的越,更巧合的是我们村里有一个民间乐队,小时候经常一听到锣鼓喧天.丝竹齐鸣在村中央的青年民兵之家欢腾的响起时,我就会撒腿丫子从家的村头跑向那村中央热闹的围观人群里。
我们村的民间乐队有辉煌的过去,曾于1957年3月晋京参加演奏,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后来我们村被评为绍兴市文明卫生村后,记忆中的童年很少有汽车在马路上开的,但经常有大大小小排得长龙一样的汽车停在村口,所以村里的这班民间乐队也时常会演奏招待远来参观的客人。
正所谓曲不离谱,话不离口,村里的演奏的这批乐手中大都是六十多岁的爷爷辈们,农闲时他们会经常聚在一起演练。尤其是表演开头曲目《春风》那声声清脆悦耳的笛子音腔,把我这个耳尖的毛头小子给深深地吸引住了,当时真奇怪哪能吹得如出神入化叻?还有那《夏雨》,真的是一种很乡土很浓烈的感觉。那种农民渴雨又唯恐雨水变成洪水的忧虑,以及与灾害抗争的心情,还有《秋收》的丰收忙碌和《冬乐》的安宁恬乐,都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跌宕起伏的乐曲之中了。当看到尹功祥爷爷那敲的一字排开的小锣,“叮叮当当~″煞时响亮好听,双手开合的动作,像只空中飞舞的蝴蝶一般,一会儿快,一会慢,看得我不敢喘息,睁着的眼睛都大了不少。
这一幕幕长辈们好听的民乐演奏情形,到现在还能在脑海历历在目,饮水思源、不忘恩情,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德。“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认知现在、砥砺前行的应有态度。我们不应忘记自己祖辈先人的恩德,也不应忘记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更不应忘了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斗和流血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抽空回去看看两鬓斑白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种心态,感恩是一种习惯,感恩更是生活的一种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