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一点心理学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

作者: 三少爷的见 | 来源:发表于2020-01-09 14:14 被阅读0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是第58/1000步。

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第4章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提供的信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当且有价值的,靠着它,我们可以自信满满地在生活里穿梭自如,做出无数决定,而不必费劲儿考察每个决定的优劣利弊。

但是得防止两种情况的发生:

1、社会认同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伪造原始数据。

2、它自身由于一些错误的输入导向一个错误的结果。

一、有样学样

社会认同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有样学样,我们在观察类似的人的行为时,社会认同原理能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尤其是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

病态例证:

1)每当自杀上了头条新闻,飞机——不管是私人小飞机、企业的喷气式飞机,还是商业航班就会以惊人的速度掉下天空。

2)每条自杀新闻会杀掉58个本来能够活下去的人。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为什么电商平台上那么多刷好评的,而且形成了产业链明码标价。售楼处等各种雇人排队现象。

对策:忽略、反击

二、无意错误

除了人为伪造社会证据的情况,还有另一种时候社会认同原理会导向失误。此时,一个纯属无心的失误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逼得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像前面介绍过的多元无知,还有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创业。很多人一看哪个行业火,大家就在投身于这个赛道,生怕错过了发大财的机会,到头来都无非一场空。

背后的心理活动:首先,我们似乎持有这样的假设,要是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尤其在我们并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很乐意对这种集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其次,人群很多时候都是错误的,因为群体的成员并不是根据优势信息才采取行动,而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在做反应。

对策:不盲目从众,自动+手动

在我们采纳群体证据时,有必要周期性地四处看看。但是这个非常难。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沃尔特·李普曼

连彼得·蒂尔在他的书中也说到: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先迈出它100步。


转载说明:本文为“三少爷的见”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十天共读一本书:《影响力3》

    01 社会认同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沃尔特.李普曼 “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

  • D19:《影响力》:社会认同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沃尔特·李普曼 社会认同原理指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

  •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是第58/1000步。 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第4章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提供的信息,大...

  • 04社会认同

    (100日阅读习惯之63/100)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 01社会认同原理 在判断何为正确时...

  • 500万就在那里,不动不摇

    【标题】 500万就在那里,不动不摇 【字数】769字 【正文】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沃...

  • 从众心理有多强?影响力六大武器之三——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什么?】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社会认同原理认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人们往往容...

  • 04社会认同

    04社会认同 | 脑子里的怪物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 社会认同原理指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

  • 跟着大家走准没错

    题记: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 —————沃尔特·李普曼 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曾问过我...

  • 惯性认同:漠不关心是为哪般?

    人类的很多行为我们其实都不能称作是理性。因为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因为我们就是真理。 生...

  • 影响力(下)

    社会认同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 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下意识的,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ey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