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终于和复试的事情告一段落。
还记得去年九月说“明年我必中第!”,然后就从北京辞职,自己一个人带着大包小包回到母校准备二战。当时借了一个学妹的宿舍住,整日里三点一线去上自习,还要时时刻刻担心不要被宿管老师发现。二战的过程很辛苦,考过研的人都知道,心理上和生活上的都有。我在那段时间体重迅速下降,同学都说我这次是真真拼了。然而,这样的努力没有带来我想要的结果......2016年2月15日考研成绩出来了,颤颤地输进自己的报名信息,显示在眼前的又是一个大写的失望,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都说努力就有回报,但我想说努力不一定有等价的回报,要看你努力的方向和方法是否触碰到了你最薄弱的地方。现在让我总结两次考研失利的原因,究根结底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考研,尤其是计算机类,它要求的是精密和细节,你必须把每一个知识点彻彻底底地搞清楚、熟练运用到做题和编程中才可以拿到好成绩。真正的大牛对于考研的专业课是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的。不要曲解我的意思,认为厉害的人很聪明,随便看看就可以了。大牛们之所以不需太费力,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具有学习计算机的逻辑思维,很多东西不需要太费力气就能明了其中的原理。就像刚开始学英语一样,刚开始觉得很难理解,但是如果坚持下去翻过这个坎儿,慢慢就会有好的语感,做题的时候不需要分析句子结构,就基本上知道答案。而我两次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每个地方细细地抠清楚,总觉得我会了,明白了,可以了。可是到考试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连考试题目都看不懂。 这里我想说的就是如果想完成一件很难、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事情时,要逼迫自己,做到面面俱到,这个时候需要完美主义,而不是不求甚解。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就是生活要有条理性,要有逻辑性。无论有没有在准备很重要的事情,让自己平时所有的事情有条理性,就不会觉得总是一团乱麻,做着一件事想着另外一件。可以把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比如手帐或者是简单的to do list 都可以。掌握所有的事情之后,一件一件地去解决会觉得很安心。我自己的生活缺乏这一点,每天都乱乱的,像一团毛线,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