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与尊重人

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与尊重人

作者: 琴诗书画 | 来源:发表于2022-06-29 08:01 被阅读0次

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与尊重人

进化精神是文明的必由之路。人性是善的理性,不同于恶的兽性;仁义是爱的情感,虽源于父母子女血亲之爱,但超越了父母子女血亲之爱,是从孝起源,广被所有人的、发自内心的爱。仁有本能之善的根底,是人性的生命流露。没有人性,不讲孝道,没有仁爱的文化,是野性文化,由野性文化主导的生存,就是原始生存。

人类文明,先要有人性之善,有孝道,有仁爱。孝,是联结善之欲与仁爱的文化桥梁。血亲之爱,乌鸦反哺本能之善,经过文化升华,形成孝道,由孝而求仁,人就不会有作乱之心,不会有野性之狠。孝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人文之本,本立则文化生存有道,有文明,本不立则文化生存失道、无文明。

孝道不立,恶之欲得不到克制;仁爱不修,争夺野性便横行于世,科学等实用性文化就成为作恶的武器,谁发展得快、谁先进,谁拥有了征服世界、征服自然的力量,谁就可以在地球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力量决定,是原始生存的基本特征,文化生存立孝道、塑造仁爱,使力量在社会生存关系之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仁爱互助的作用越来越大,文明才会逐渐形成。

野性之争是恶之欲的表现形式,原始生存时代尖牙利齿,面对面厮杀,文化生存时代则用兵器、军事谋略、市场营销等,以战争、竞争的形式反映出来。只要有兵器,有战争,有争先恐后的竞争,文化智人就是野性之人,生存状况就是原始野性的生存状况。

文化生存时代的野性表现,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军事战争和市场竞争,科技知识,学习名次,财富排行,乃至于竞争力排行等等都充满了野性,争是常态。在国家层面上,还有霸权主义,意识形态等看不见、摸不着的野性之争。

有了文化,物质利益十分丰富,为什么还会争?因为文化没有以人为本,不尊重生命,唯物唯利、为我唯争,所以物质越丰富,争的花样越多。西方文化主导的文化生存时代,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是野性的,生存关系是野性的,社会环境是野性的。

由于西方文化,胜王败寇、弱肉强食早就披上了文明的外衣,文化智人早就形成了唯物唯利的价值观、是非观,具备了为我唯争的人生观、世界观。

争,是原始生存的时代特征,进入文化生存时代,人与人争,群体与群体争,国家与国家争,能称之为文明吗?不能。以物为本的西方文化,形成了泛文明的概念,把社会的野性之争称之为竞争,抹去了野性贪婪的本质,文明似乎无处不在,从古罗马斗兽场,到今天的高科技,只要和文化沾边,主要有物质利益,都称之为文明,就连石器时代,都冠之以文明,叫石器文明。

人文和文化含混不清,文明和文化含混不清,石器文明,青铜器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明概念一片混乱,人文精神戴上了科学的物质枷锁,既没有善恶之分,也没有人性与野性之辨。人性与功利混为一谈,仁心与贪婪混为一谈,似乎一万年以前,人类就文明。西方文化的文明观,其实就是物质观,是物质为本的文明观,对生命客观的人缺乏正确认识,对本能之欲和理性之为缺乏分别。我要问的是,物质文明吗?战争文明吗?科学文明吗?都不文明。后面的文明之问一节再专门回答。

文明不是是自然本能,不是物质利益,而是有了生命觉悟之后的理性修为,是精神进化的结果,反映了文化方向,以不争不抢为基本条件。只要有争,就不文明。

争,恶之欲的本能使然。自然生存,争是必须的,关系生死存亡,恶之欲是强势之欲,只要自我生存需要,就不会让,不会谦,不会爱。原始生存时代,恶之欲是本能,受生命需要的掌控,争的力量自然,受尖牙利齿的制约,而且再凶猛的野兽,满足了生存需要,恶之欲就不冲动,争就会停息下来。

文化生存时代,争的目的不是生存,而是贪婪,是更多、更好、更新;争的力量不是尖牙利齿,而是文化力量。文化力量不断进步,贪婪之心不断发展,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样化。

西方文化尊重物质,专注利益,强调个人价值。文明有个基本前提,重生命,轻利益,重自然,轻物质。生命以物质为载体,但不等于冷冰冰的物质,自然是生命存在的自然不是物质存在的自然。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把人当人,当成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是文明的保证。为什么要说活生生的人,是因为西方文化数千年来,没有死人与活人的区别,甚至没有人与小白鼠的区别,用建立在死人、小白鼠基础上的文化来为活人服务。

活人不同于死人,更不同于实验室里的标本。活人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人都是活着的人,与地球上其它活着的生物一样,是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形式。人只要活着,就有多种多样的生命联系。

活着的生物,通过生命之应实现生命的多维联系,有内外的区别。外与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克分为自然生存关系和社会生存关系;内有由因应协调之气化,各个组织相生相克、所有形态内外一体。生命联系是生存关系的根本,没有生命联系,生存关系就无从谈起,文化的认识就不是生命的认识。

文化把人当人,就要尊重人的生命联系,尊重人的气化活动。气化活动是实现生命联系的方式,活人有,死人没有,活人能感应之、调节之,实验室里的组织细胞不能。

气化是生命之应的气化,应天之动,应地之静,应社会之情,与天地、社会等生存环境相因相应。地球生命,细菌病毒,花鸟鱼虫,豺狼虎豹,人,同是生存,生命规律大同小异,即将外在物质转化为生命需要的物质。在没有文化干预下,生命自然,感应外在物质,获取外在物质,气化外在物质,一入一出,一升一降,有用的留下了,无用的排出了,不停地升降出入,维持着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升降出入中断了,停止了,生命就消失了,活人就变成了死人;滞碍了,逆乱了,活人就要生病。活生生的人,病衰康复亡的生命状态,无不因为升降出入的气化活动的失常。

命在天,理性作为在人,发明创造实用性文化,实践运用实用性文化都属于人的理性作为。人不过是地球上万千生物中的一种,狂妄自大,藐视生命,藐视自然,实用性文化的发明创造和实践运用,肆意破坏自然生存关系,破坏人的气化活动,就等于自寻死路。中国文化中的人,是天人合一的人,是天人相应的人,是生命客观的人,因此,中国文化对人的理性作为的要求,是要和于社会,要和于自然,不可肆意妄为。

以人为本,人是主体、是根本。这个人是活人,是有自身生命客观的人,不是实验条件下、课题统一要求、显微镜逻辑原则确定的人。人文与文明,活生生的人是立足点,是根本,文化不尊重活生生的人,不重视生存关系,无论怎么标榜“人文”、“文明”,都不利于文明建设。用死人代替活人,用细胞组织代替自然完整性的人,真实存在的人都没有了,能够称之为人文、文明吗?

活生生的人及其生命联系,主要在气化活动的因应协调性,存在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客观性特征。客观的气化活动,是自然完整性的气化活动,是多维联系的气化活动,寒热燥湿的气候密切相关,劳逸苦乐的社会密切相关,喜怒哀乐的情志密切相关。把人当人,尊重自然完整性的生命客观,顺应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规律,因势利导,和而有度的文化,才能称之为人文,才能帮助智人文明。

文化生存,文明不能看文化自己怎么说,而是要看文化是否尊重人,怎么认识人、对待人,要看活生生的人活得怎么样,生存关系怎么样。唯物唯利、为我唯争的文化精神,善之欲被恶所压制,人性被物质奴役,人心被利益蒙蔽,敢争敢斗敢杀,野性十足,贪婪无度,不仅不文明、没有人性,还会造成生存困境,是文化智人难以生存。如果要说文化生存时代的文明,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与现实靠争谋生存,靠力量定输赢的文化生存状况比较,应该是文明多了。

文明是和谐的,文明是不争的,文明是温暖的,不贪婪,不自私,没有功利的生存压力,没有物质的生命负担。今天的文化智人,在西方文化观念的引导下,走上了完全相反的文化之路,物欲贪婪,功利沉重,争斗紧张,不断刷新的这样奖、那样榜,使人们的野性之争,热情万丈,在文化生存的名利场中,相互厮杀、你争我夺。

文明生存,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是人就拥有自食其力的生存条件。文化缺乏人性,社会没有文明,实用性文化就会沦为强势者谋财害命、抢掠、杀戮的凶器,特别是高科技、智能化,有了无人化的文化观念之后,加快了剥夺弱势群体、善良不争之人自食其力的生存条件的文化进程,以低端、末尾淘汰的方式,不断增加生存的难度。

不以人为本,不尊重人的客观生命,不尊重人自食其力的生存条件,工厂无人,商场无人,交通无人,甚至餐饮、医院、社会管理、市场管理都无人,文化搞得到处无人,人到哪里去呢?人自己干什么,还有什么意义呢?文化是为人服务的,不是淘汰人的,不是制造生存困境的。无人化的文化发展,到头来,这个世界也许就没有人了。

相关文章

  • 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与尊重人

    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与尊重人 进化精神是文明的必由之路。人性是善的理性,不同于恶的兽性;仁义是爱的情感,...

  • 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原始生存与文化生存

    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原始生存与文化生存 人是一种不断进化的动物。进化以生存为基础,有两个基本阶段,一个是形态...

  • 现代的“野蛮人”长什么样

    如果野蛮的对面是文明,我能理解的最好的文明来自于尊重:尊重人,尊重人的自由,尊重人们参与其中的社会所存在的规范与秩...

  • ♢序文明理论:十周年新闻发布会【2008-2018】♢

    [著] 执直之智 序文明理论之假说,包括文明的渊源、文明的格、文明的序与基态、文明的域与域的属性解析、文明的发展、...

  • 女人文明胜过男人文明

    女人文明胜过男人文明的理由和条件 孙昊祖(孙占东) 女人主导的人类社会和男人主导的人类社会,哪个会更文明呢?我们只...

  • 楼栋大厅显德风

    评选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行之有年。与之相适应,各地评选文明社区、文明小区...

  • 罗胖《阅读的方法》17

    我能否看见“怪谈”映射出来的人性之幽深、文明之边界? 怪谈 ...

  • 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概念、文明 人文 文化 万物分类。文明以止。 文明”就是用文来明,用文来展示 中国文化非常强调“教化...

  • 朝阳镇踏青

    朝阳镇踏青 自然赋予生命以绚烂,人文赋予生存之历史文明。而我们——这活着的人,则要懂得欣赏与传承。 ...

  • 文明是我们人生中的素养

    文明是我们人生中的素养 包银平 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是由每个人文明的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与尊重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lt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