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下午接到济坊(易效能253期践行2.0思维力组副组长)通知,让我和君丽主持今早6点半的小组周会。
由于时间紧迫,加上我昨天又有其他事情要忙,所以几乎没时间准备这次会议。不过,我们还是很高效地把这个会议开完了。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1、弄清为什么要开这个会
很多人开会,是为了开会而开会,他们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开会是想干啥。
在我看来,首先弄清楚为什么要开这个会,是最重要的。
像我们思维力组,小伙伴之所以愿意在每周六早上一大早爬起来参加6点半的小组会,就是因为他们都希望通过参加这个会议,能有所收获,加速自己的成长。
弄清了为什么要开这个会的小伙伴,就会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会议中来。
积极主动开会,和被动无奈开会,两者之间有着天渊之别。
2、设置流程
昨天虽然很忙,我还是在晚上十一点多写出了一个会议流程,然后发给了君丽。
为什么我坚持要写一个会议流程呢?
从小到大,我参加的会议非常多。很多会议都没有流程,大家在开会时都是浑浑噩噩,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在我看来,有了开会流程,大家就会对会议的大致走向心里有数,不然就会像迷失了方向的羔羊一样。
像今天的小组会一开场,我们就告知小伙伴会议会分为4个流程。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大家先了解开会的框架,届时他们也知道会议的进度到了哪里。
3、发言有时间限定,并有专人提醒
很多会议,由于对发言的时间没有限定,也没专人提醒,导致大家发言泛滥, 开会的时长因此处在失控状态。
我们每周六早上的组会,是必定不能这样开会的。
像今早会议的第2个流程(个人分享):每个小伙伴都只有3分钟,分享自己过去一周读完《刻意练习》这本书的收获,以及之后会展开的行动。
我让时间大臣谢禹,用敲打酒杯的声音提醒大家时间,小伙伴发言到了2分钟的时候敲1次,发言到了2分半钟的时候敲2次,发言到了3分钟的时候敲3次。
因为有了时间限定和专人有序的提醒,小伙伴今天都在限定时间内发言完毕,从而保证了会议的高效进行。
4、控场把握开会的结束时间
像今天的小组会,在完成第3个流程之后,我们的第4个流程是自由讨论环节:可以是对《刻意练习》这本书相关内容的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在践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这个环节是最容易失控的,因为小伙伴很容易放飞自我。
我作为主持人把结束时间设定在8点。到了差不多8点的时候,虽然小伙伴讨论得非常热烈,但我还是提前提醒大家会议即将结束,让大家开始收尾。
最后,我控场宣布会议结束,并祝福“大家周末愉快”。我们本周的周会,在小伙伴上麦祝福“大家周末愉快”中结束。
今天的小组会进行得非常高效,参会小伙伴对此的评价也很高。
在我看来,做好以上4点,高效开会不是梦。
对于如何高效开一个会议,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