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收藏@产品读书
2017年读过的最有启发感的10本书

2017年读过的最有启发感的10本书

作者: 麦子没熟 | 来源:发表于2018-01-01 22:49 被阅读1046次

受樊登读书会“一年读50本书”的激励,本来也是计划2017年能每周读一本书,读完50本书,一年下来,翻过的书确实能有五十多本,不过真正读完的书也就二十多本,计划算是只完成了一半。

但是,读书的量是一个方面,读过的书能真正影响自己,促使行为做出改变,则是更重要的。那么,我就把这一年读过的对我最有启发、最有帮助的10本书的精华做个梳理。

在这些书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学习方法的,一类是关于营销的。这两个主题也是2017年我的个人学习重点。

一、学习方法类

1.《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推荐指数:★★★★★

年初得到成甲大大要出新书的消息,就第一时间购进。读后只有一个感觉:爽!

真的非常非常感谢这本书!如果让我只推荐这本书,绝对只有这一本,绝对五星吐血推荐!

如果没有这本书,就没有我2017年一整年的读书计划。如果没有这本书,2017年的所有想做的事可能还没付诸行动。

这本书不同于一般讲学习方法的书,他是作为创业实践者+学习大咖成甲的亲身实践总结。全书基本没有任何掉书袋的痕迹,成甲把这么多年自己学习成长经历的迷茫、突破都一一总结下来,读下来,就感觉是一个关心你的学长跟你娓娓道来他的经验,让人非常受用。

书中说出了一个颠覆认知的观点:学习不需要学很多东西,重要的是学习临界知识。什么是临界知识?就是那些能广泛影响很多知识的底层知识,比如投资学中的概率论、决策科学中的系统论。书中举了查理·芒格的例子,芒格就是善于从临界知识汲取力量的人,因此,在投资中总能做出异于常人的正确且稳定的决策。

如果说临界知识是全书的灵魂,一些实用的学习观念、方法和工具,则是该书更接地气、能直接给人帮助的内容。比如,书里讲到的绿灯思维、反思日记、系统决策方法等,都是可以拿过来直接应用的方法。(可参看我的另一篇文章:五个关键词,复盘我的2017

2.《朋友圈的尖子生》

推荐指数:★★★★★

小马宋的这本书据说现在很难买到,这也是我遇到的一本比较特殊的书。全书讲了几个年轻人从普通人变为大咖的过程,以访谈的形式记述,很像是一个个短篇个人传记。里面有比较出名的青年才俊的成长故事,比如李叫兽、马占凯、马佳佳,也有行业内名人,如李倩等。

读个人传记的好处,在于细节更丰富。如果单单告诉你三条学习干货,可能读起来只是觉得有道理,但是过后也就忘了,更谈不上应用。

但是,当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是如何把一些简单的原理应用清楚,并且使自己发生切实改变的,就会觉得很真实,方法变得很有操作性。特别是再看到这些平时光鲜的人一开始也跟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就会激发我们模仿、追赶的信心,这比讲一堆鸡汤要有用得多。

3.《精进》

推荐指数:★★★★

这本书这两年一直热度不减,可是相比《好好学习》,它更像是一本严肃的讲学习方法的工具书,里面罗列了很多实用的学习工具和方法。

在众多方法中,让我觉得最受用的是栅格化思维。讲的简单点,栅格化思维是可以让你迅速从一条思路发散出多条思路的方法。它的底层思维是增加思考的维度,扩大思考域。

比如,你想生产一款饼干,你会如何设计这个产品呢?你可能会想到夹心饼干、非夹心饼干……或者是巧克力味的、草莓味的……但是,如果让你在五分钟内想出100种方案,你怎么办?

栅格化思维就是教你跳出自己的经验,想计算机一样,先划定思考的维度,比如,可以把饼干的口味作为一个维度,也可以把夹心的结构、饼干的脆度、饼干的颜色等作为另外的维度。然后,再在每个维度中增加属性,比如,口味的维度中可以有巧克力味、牛奶味、草莓味……饼干的脆度维度中可以有松软、酥脆、硬……

只要把维度和属性值列好,下面就是神奇的时刻了,它会像计算机一样,自动生成成百上千种方案,相信你看了下面一幅图就秒懂了——

4.《刻意练习》

推荐指数:★★★

“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比较熟悉了,如果要找最原汁原味的源头,就是这本书了。

从2016年起,受李叫兽影响,我已经在应用刻意练习的方法。不过听人说了那么多,自己也实践了不少,总要追本溯源一下,就找了此书来看一下。说实话,全书写得有些拖沓,掌握刻意练习的模型,对于实践就足够了。

除了读书外,听听成甲和樊登对这本书的讲解,也是不错的选择,对掌握书中精髓也足够了。

5.《跃迁》

推荐指数:★★★

这是古典在结束了在“得到”app付费专栏“超级个体”后,集合了专栏精华,写的适合互联网时代精进学习方法的书。

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也有很多不错的新观点。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是“知识晶体”的概念。

我们会认为碎片化学习是低效率的学习方法,而“知识晶体”是对抗碎片化学习的最佳途径。说的简单点,知识晶体就是把碎片化知识形成体系,形成体系的知识就像凝结在一起的晶体,更加牢固,更加有利于大脑记忆。

有很多种让知识形成晶体的结构,而我比较喜欢的是“问题——解决方案”的结构。在我看来,很多知识都源于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知识就成为解决方案。比如,著名的《论语》《理想国》,通篇都是在解答一个一个问题。

受此启发,我也优化了我学习的两个方法:首先,读书时要带着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找答案,提高读书的效率;其次,做知识管理时,不是单纯记下书里的摘要,而是按照“问题+解决方案”的格式整理,这样能明确每个知识点要解决的问题,相当于就是给知识做了最好的分类。

6.《学习之道》

推荐指数:★★

这本书讲了国际象棋大师乔希·维茨金的学习方法,通过他学国际象棋和柔道的经历,乔希·维茨金总结出一整套能适用各种领域的学习方法。全书最实用的部分就是这几条学习方法的干货。

他的方法核心在于拆分,具体包含画小圈、创建组块两个步骤。

以他练国际象棋为例,他是先就着一个个单独的棋子练,比如,一上来只用马,或只用车,看如何能发挥出这单个棋子的最大效用,练熟一个棋子后,再练下一个,直到单个单个地把所有种类的棋子的走法都练熟。

第二步就是创建组块。单走马,单走车熟了,那把马和车结合起来走又会怎样,车和炮结合起来走又会怎样,车马炮结合起来走又会怎样……把不同的排列组合再练一遍。

不过,这本书其实不太推荐看,因为写得实在有点拖沓,效率最高的是听成甲的说书,呵呵,可以让你二十分钟掌握书中精髓,别怪我没告诉你哦~

二、营销类

7.《销售脑》帕特里克·任瓦茨

推荐指数:★★★★★

这本书也是要重点推荐的书,全书表面是在讲如何销售,范围感觉小了点,但是其实在讲如何通过语言影响目标顾客的决策,从这一点上看,本书的功能和著名的《影响力》是一样的。但是,全书的每一章都有非常具体、落地的方法和工具,感觉又比《影响力》好转化得多。

全书从研究人的大脑对于信息的偏好入手,把营销文案、话术设计为利于大脑接受的信息,从而达到营销目的。告诉你个小秘密,李叫兽所开的公司,都是让员工必须人手一本这本书。所以,这书好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读了就会知道。

8.《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华杉

推荐指数:★★★★★

这算是本老书了,不过在今天看来也一点不过时,甚至常看常新。这本书总结了华与华公司的成功营销实践的全部方法论,非常适合在中国国情下的营销管理。

全书以符号学为底层科学,把纷繁复杂的营销的工作变为可量化、可预测的开发设计工作,让人耳目一新。我仅列举几处书里的观点,你就会感到全书的价值所在了——

营销的目的在于降低公司的传播成本。

广告要实现传播,首先要实现播传,让广告自己会传起来,那么就要使用超级语言。

广告中如果不显示出产品名称,就是对营销费极大的浪费。

9.《让创意更有黏性》奇普·希思,丹·希思

推荐指数:★★★★

这本书和《销售脑》要解决的问题差不多,也是如何使得文案、信息变得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传播。书里讲到六个原则:

简单:核心精练信息

意外:吸引维持注意

具体:帮人理解记忆

可信:让人愿意相信

情感:使人关心在乎

故事:促人起而行动

每个原则都配有详实的案例,理解起来很容易。不过,要真正做到这些,还需要有更具体的训练方法。

实践中,我觉得这六个原则更适合做一个清单,帮助我们检测写出来的文案、说出来的演讲是否符合能吸引人注意的条件,六条一个个看,满足的越多,说明文案和演讲吸引注意力的预期效果会越好。

10.《趋势红利》刘润

推荐指数:★★★

这本书可以作为刘润老师在“得到”app付费专栏“刘润五分钟商学院”第一季的延伸阅读材料。全书理论基础就是经典的营销4P理论,配有大量案例,读起来很轻松。

之所以推荐本书,是我觉得全书提出来一个很有用的思考框架,就是“企业能量模型”,虽然模型的内容就是4P,但是模型却排列出4个P优先考虑的排序,理清了4个P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各自作用,对于我们平时做商业决策或营销计划,都提供了一个简单的顶层设计框架。

2018学习计划

2017已是过去时。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2018年初这个适合立志的时候,我也把今年的学习计划大致规划了一下。

在2018,我打算围绕“思维+技能”来提升自己。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能力差距,往往不是来自于体力、智商,而是认知。技能只是外在显示出来的差异,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冰山,而思维才是造成能力差距的真正原因,是水下的冰山。

所以,我会在“提升认知”的思维层面安排绝大比例的学习时间。经过几天的迭代,我把全年的学习计划分为营销思维、战略思维、产品思维三个思维模块,和一个实用技能的模块。前三个季度重在加强内功,最后一个季度再加速冲刺。这个计划也包含三十多本书籍的阅读和四门培训课的学习,学习方式不只是输入,更重要是输出。

300天精进计划

如果起个名字的话,我把它叫做“300天精进计划”。为了让自己能完成,我仍然会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来学,大家彼此激励,彼此督促,用输出倒逼输入,以教为学。

希望,2018年的你也能加速冲刺,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 2017年读过的最有启发感的10本书

    受樊登读书会“一年读50本书”的激励,本来也是计划2017年能每周读一本书,读完50本书,一年下来,翻过的书确实能...

  • 2019-02-19

    中华民间故事读后感 巜中华民间故事》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对我最有启发的还是《孟姜女》这个故事...

  • 无标题文章

    1、2014我读过的最好的10本书 2、2014我用过的最好的10个App 3、2014我拍的10张最有意义的照片...

  • 《认知觉醒》读书心得

    刚刚将周岭的《认知觉醒》读完,整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是我最近阅读过的对我最有帮助的一本书。他改变了我对阅读、写作的...

  • 所罗门王的指环(感悟)

    所罗门王的指环呢,是可以和动物沟通的戒指,作者通过这个的启发,创作了这本书。我读过最有感悟的一篇:那里面写动物贪...

  • 读过并且深有启发的20本书

    苏菲的世界 天龙八部 小王子 动物农庄 沉默的大多数 活着 北京法源寺 黑客与画家 代码大全 把时间当作朋友 从零...

  • 百无一用是书生,因为读死书不会用

    2018年是我在上学毕业以后,读书读的最多的一年,看过50多本书。曾经10天读过1本书,甚至10天读过10本书,如...

  • 《爱和自由》听书感受

    这本书之前精读过,今天重温,仍旧很有启发,值得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本书核心内容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

  • 香蜜会写作组2022年1月总第46期读书

    你还记得一月份读了哪本书,带给你什么样的思考和启发?写读后感的好处显而易见,把读过的书,带来的感受,新的碰撞,不一...

  • 《谁动了我的奶酪》——当大客观环境改变时,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应对?

    2020年读过的书里,《谁动了我的奶酪》无疑是最有启发的一本。 在过去30年左右的黄金时期,我们都习惯了便捷、富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年读过的最有启发感的10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tx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