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在我的记忆里,蝴蝶湾风光秀美。从蛇舌荡一直向西的小河,到了村前变得宽阔了许多。在村东,它又有了分叉,形成了一个河浜,正好是村上的船坞,船坞是用稻草盖了顶棚的,村里的几条木船就停泊在里面,避风避雨,这里遮阳近水,夏天极为凉爽,是人们纳凉的好地方。船坞的对面,形成了一个半岛似的地方,长满了芦苇,是鸟类的家园。运气好的话,可以捡到鸟蛋,但我因为怕蛇,总是不太敢走进去,只能羡慕小伙伴们的好运气。
尽管建了公路,挡住了小河的去路,但那时河水并未受到污染,一直是水清见底的。靠村的那一边,是每家每户的河桥,就是每天取水洗涮的地方。每天吃的水,就是用木桶拎回家的,倒在水缸里,就可饮用。洗衣洗碗,也都在河桥上,江南人有“入水为净”的观念,互不干涉。河的另一边河面上,常年养殖了水浮莲和水葫芦等植物,这些既是猪羊的饲料,也可以沤成肥料。河桥除了洗涮用水的功能外,也是村上人社交的平台,村中间的那个河桥最大,我们称它为“大舌头”,常年不断人的,到了夏天的傍晚,更是乘凉的好地方。如果在外面工作的人正好回家,那么就会讲一些外面的奇闻轶事,这是孩子们最喜欢听的。
村前的小河,也是孩子们的最爱,春天钓鱼,夏天抓蟹,秋天撒网,冬天挖蚌,既提供了鲜美的吃食,也留下了甜美的时光。我小时候不太顽皮,上树下河、钻天打洞的事情做得少,但也还是做过不少有趣的事,现在的孩子恐怕是难以享受得到的。
我还记得,村上家家都有那么一小块自留地,不在房前就在屋后,自留地上种点菜蔬,随时可以采摘食用。我家门前还有一片竹林,闹地震那年,我家还在竹林里搭了个简易棚,住了几夜。那片竹林,后来突然开了花,竹子全部死掉,就只能砍了,不再补种。倒是我家门前的那几棵水杉长得极好,我还记得种下去的时候才是一株小苗,到拆迁的时候已是高大无比,想想,三十多年时间,是该成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