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画艺术
启功山水画:气宜浑厚,色宜苍秀

启功山水画:气宜浑厚,色宜苍秀

作者: 今日头条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20-10-27 10:05 被阅读0次

启功(1912年—2005年),自称“姓启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image

启功 梅壑老人笔意 镜心 纸本

启功先生是一位国学大家,还是杰出的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同时也是杰出的书法家和国画家。在以“创新”与否论高下的当代,鮮有人论及启功先生的笔墨成就。也因他的笔在书法领域更为辉煌,他的绘画往往被忽路。他不重形式和图式的内美追求也非一般欣赏者所能接受,所以,画名不显。

image

启功 邨渡图 镜心 纸本

启功先生绘画之风格一如其书法之风格以至为人之风格,淳正、秀雅、笔精墨妙。重文气,见学养,境界远非同时代画家可比。他的作品承接着传统中国画的审美品格,直将书法入其画法。笔性高古,落落大方,无甜俗气,更无火气,气象中正平和,淡雅蕴藉,续接了中国山水画的正脉,延续了士夫精神。

image

启功 泛舟图 镜心 纸本

启功先生在作画时讲究笔的丰富性枯湿浓淡,虚实变化。在水墨运用方面吸取了许多“南宗”文人画技法,尤善于留白。在他的画中,虚处亦是实处,留得云是云、水是水,留得空而不空、白而不白、虚而不虚。故其所作山川树石,烟云秀润,拙中带秀,蕴蓄丰厚。这在他的山水和花鸟中得到了明显的印证。

image

启功 松风琴韵 纸本

他的画总体上继承了董源而下的写意精神、注重士夫气息。用笔的技法上吸收了元人山水画中注重“线”的表现,尤其追求“苍”、“润”效果。他画的山石树木总是经过多次的皴擦渲染,墨色极其浓重,而浓重里运用笔线皴法隐含着丰富细微的明暗变化,通过层层积墨效果的对比关系来传达山水的“浑厚”与“苍秀”。用笔做到了龚贤所说的“欲秀而老”。“秀而老”既是准确而简练,又是流畅兼沉厚。

image

启功 1944年作 深山隐居图 立轴 绢本

启先生晚年用笔大胆泼練而苍劲活泼,凸显出了他用笔的“秀而老”。启功先生于绘画不甚谈丘壑之景、造化之奇,却对“笔墨”二字津津乐道。山水画中,皴法最关笔墨宏旨、而笔墨最达气韵之凉。“气宜浑厚,色宜苍秀”、也正是启功先生对山水画笔墨精神的追求。

相关文章

  • 启功山水画:气宜浑厚,色宜苍秀

    启功(1912年—2005年),自称“姓启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 细细品茶,慢慢努力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

  • 家训

    言宜慢,心宜善, 骨宜刚,气宜柔, 志宜大,胆宜小, 心宜虚,言宜实, 慧宜增,福宜惜。

  • 画画的磨功夫

    用笔宜松宜活。色宜淡雅。贵在意境。

  • 随笔摘抄——骨宜刚

    骨宜刚,气宜柔, 志宜大,胆宜小, 心宜虚,言宜实, 慧宜增,福宜惜, 虑不远,忧亦近。

  • 高中硬笔书法教学的“拐棍”

    启功说,行书宜当楷书写,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划顾盼始不呆板。在学习硬笔的过程中,很多同...

  • 小寒,宜食宜色

    冬月二十七,小寒。持续阴霾。无雨无雪,混沌一团。 这样的夜晚...

  • 言宜慢心宜善

    《奏疏戒昌邑王》 ——西汉 谏大夫 王吉 言宜慢, 心宜善, 行宜敏。 骨宜刚, 气宜柔, 志宜大, 胆宜小, ...

  • 病随五味所宜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

  • 阅读摘录丨心性(3)

    60.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61.苦口的是良药,逆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启功山水画:气宜浑厚,色宜苍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bt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