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壮”旅

作者: 郭国酬 | 来源:发表于2017-08-10 21:22 被阅读64次

大学期间,曾经三到泰山。第一次命名为放逐之旅,心情抑郁。第二次赶上风雨,狼狈不已。第三次到了山脚下,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登上泰山。如今,具体的记忆已经模糊,泰山的“壮”却更加清晰地显露出来。

路上疲惫不能言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在旅游这件事上,这句话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初次登泰山的感觉便是如此。看似荒凉的建筑,灰尘累计的庙宇,孤寂无语的摩崖石刻,仿佛都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所谓泰山归来不看岳,登泰山而小天下,何其荒诞!然而,尽管如此,却一而再,再而三来到泰山脚下。在未来的日子里,若有机会,将再登泰山。不论风雨,不论路遥。只因为,泰山的那份壮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自己的心中,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我去靠近、去追寻。

山中牌坊

曾记否,同行拜山者壮?初登泰山,与曲阜师大的几位学友不期而遇,结伴而行。一路欢笑,一路高歌。在中天门吃瓜,在屋檐下睡觉,在石刻边拍照,在台阶上挥手。夜行路上,无星无月,却有偶然相识的快意。壮丽山河,曲阜和济南学子的邂逅,让豪壮的山东气概也在非山东籍学子身上迸发。但愿相逢,不再分离。如若分离,但愿相聚。虽陌生,竟融洽。

曲阜师大和济南大学邂逅同登泰山后亭中休息

曾记否,路途回环者壮?泰山十八盘,台除千千阶。绕山旋转,枹树回环。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天街夜色凉如水。楼阁、石凳、草木,山回路转不见君。一路向前,却一路盘旋。绕山,绕水,绕人间。转山,转水,转等闲。如人生路,有方向,也必然回环旋转;如生命歌,有节奏,也必然宫商角徵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人何处?东岳大帝、碧霞元君,还有一路拜山者,亦是修仙者,同是仙道人。

江西老乡,济大校友 台除千阶

曾记否,文化气韵者壮?摩崖石刻百千方,封禅大典多有传。碧霞元君有祠堂,东岳大帝护生灵。历代文人,历代帝王不断登临泰山。我辈学子,追慕前人遗迹,探寻文化气息,走上这座大山。灰尘挡不住历史的氤氲,荒草被有心人忽略。在这座并不以海拔见长却被称为高山的大山上,我们见到文气在激荡、文化在流淌。文气和文化,不是虚无空洞的胡言乱语。而是一代代华夏才人奋斗追寻的见证。泰山,更是实物见证。品泰山文化,延华夏文骨。

摩崖石刻

三登泰山,有遗憾,更有感慨。放逐自己,因为总觉得自己无能无力无所作为。却也是成全自己,泰山不言,天人凑集。泰山未高,人皆称高。风雨如晦,躲进山洞。山洞却是仙人洞,因缘未可知。遗憾感慨,未能登山。明悟己身,了却它缘。新世界,终于打开。泰山壮旅,壮在友,壮在山,壮在文,更壮在己心。《礼记·檀弓下》曰:“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孟子曰:夫欲治平天下,舍我其谁?横渠先生张载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代代相承,如今我辈岂只会感慨叹息乎?

昔年年少

泰山壮旅,壮其何处?泰山壮旅,壮在己身。是故谓泰山归来不看岳,登泰山而小天下。

相关文章

  • 泰山“壮”旅

    大学期间,曾经三到泰山。第一次命名为放逐之旅,心情抑郁。第二次赶上风雨,狼狈不已。第三次到了山脚下,却因为种种原因...

  • 僭越其礼,必觊觎其位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氏旅于泰山。“旅...

  • 彭放|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3·6】——失去“对规则敬畏”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旅...

  • 2017-11-14

    忆秦娥 秋登泰山 古 克 秋风爽,长空雁过秋声壮。秋声壮,山...

  • 读几句《论语》

    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祭名。旅为...

  • 摩友们,河南这个摩旅圣地你来过吗?

    提到西泰山,对于摩友来言,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西泰山被誉为摩旅的圣地,摩迷的故乡。 西泰山与摩旅的缘份从相识...

  • 伯越早读【51】—《论语》—季氏旅于泰山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是祭告;“...

  • 【连载】论语品慧-3.06鬼神也懂礼仪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祭祀的名目,祭...

  • 壮哉!雄伟的泰山!

    今天偶然翻阅朋友圈,看到山东台的记者朋友发了一条动态,就是晚上的9点28分,山东卫视将播放《脉动泰山》的纪录片。顿...

  • 泰山风韵

    泰山真壮哉,登顶把云踩。 俯察黄河湍,奔腾入东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泰山“壮”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dk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