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民国时期,没有门槛之见的“爱情”》
作者:一颗小白杨

民国初年,社会颇有些动荡,思想奋进。
进步青年纷嚷着年女平等,爱情自由,灵魂契合。摈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致多现怨偶,或者说被弃的糟糠之妻。
张家的大公子自小生活优渥,十指不沾阳春水,是个读书人,身上也带着书卷气。
按理说,这样的富家公子,太爷又是当地的领军人物,他怎么说也是要取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的。
让他和一个斗字不识的女人生活,大概就会想我们所知道的无数进步青年一样,抛弃了糟糠之妻,寻找自己灵魂契合的女子吧!
张大公子没见过他未来的妻子,这个女人是七姑婆安排介绍的。
女孩身世坎坷,自小没了爹娘,还带着个弟弟,亲大哥又是个心狠绝情的,不管他们死活。所以,女孩自小就胆大泼辣,是当地知名的泼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在那个讲究婚姻门当户对的时代,张家就像是遇见千里马的伯乐。
他们看中的就是女孩儿的胆大泼辣,独立自强能够撑起一个家,这是一种难得品质。
新婚燕尔,他仍旧是那个腰杆笔直,打眼一看就是个柔柔弱弱的书生。女孩儿扛起了整个家,每日里辛苦操劳。
是的,女孩儿没有过大家少奶奶的生活,仍旧是每日继续像往常一样辛苦劳作。
女孩姓何,就叫她何氏,在众人眼里,何氏无疑是一个不合格的大家少夫人,斗大的字不识几个,更别提和张大公子花前月下,吟诗作对。
但他们夫妻二人就这样过起了,平淡 相敬如宾的生活。
当然啦,丈夫做得不对了,女孩也会破口大骂,在他眼里,那个男人是他的丈夫,没有身份的差别,张大公子也不会去辩驳。他们就像是无数的普通夫妻一样生活着。
无人知道,张大公子与自己的小妻子是如何相处的,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能忍受何氏的强势以及暴脾气。
何氏势强,说一不二,对于自己的丈夫,完全是不给任何面子的,快人快语。
性格火爆的何氏对任何人一视同仁,有错就会直接指出来,何氏在张家过得是普通人家的小日子,却并没有长辈指责。
在下人们眼中看来,何氏就是个“取”进门的大丫鬟,毕竟她做的就是伺候张大公子的活计,无论何事都是自己动手,洗衣做饭,缝补衣服,如此一来,从来不曾穿过素衣寒服的张公子穿上了打着补丁的衣服。
这样的场景在一干下人眼中就是个笑话,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何氏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然而,何氏并没有受到任何惩戒,张大公子毫不介意的穿着旧衣,还半开玩笑自己也体验一把贫苦百姓的感觉。
无疑张大公子是与众不同的,他会体谅体贴自己的小妻子,不在乎她的出身。至于他们之间是否有爱情,无人知晓。
何氏日常看着自己的丈夫读书习字,也会凑过去看看,眼里有着艳羡。
于是,日常生活中,下人们发现书房多了何氏在张公子教导下认真学习的身影,他们等着看何氏的笑话。
何氏很勤奋,然而终究年纪已长,不适合念书,勉强识得些字,会认会写自己的名字。
张大公子的日常闯进了一个格格不入的身影,但他总是含笑看着自己的小妻子努力的样子,神色平淡自若,无人看得出这是否就是他们夫妻间的情趣。
张家富贵,老太爷年纪大了,走了。张家就成了那些暗中觊觎良久之人的大蛋糕。
很快张家就没落了,一场大火在黑夜里蔓延,张家人众,能保命就很好了,一点点财物都不曾带出。
贫贱夫妻百事哀。夫妻二人逃出了火海,可什么都没剩下,一切都要打拼。
张大公子放下了学业,在妻子的帮助下学会了木工,篾匠,都是靠手艺吃饭的。他的妻子何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慢慢的,他们有了孩子,是个闺女,张大公子极尽宠爱。
生活的重担下,张大公子再也不是那个手指修长,只谈诗书的少爷了。
他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忙碌的生活劳作在他的手上留下了粗粝的茧子,和无数伤痕,都说父爱如山。
确实,张大公子确实沉默着,渐渐的融入了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夫妻二人之间似乎就是这样的平淡如水,偶尔争吵。
妻子何氏如同小炮仗,发起火来噼里啪啦一阵阵的。张大公子不善言辞,总是显得很沉默,当然了,他也是尽量在让着自己的妻子。
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之间不会有爱情,毕竟是包办的婚姻,更何况,两个人云泥之别,即便是后来张家落魄了,可张家的人还是当地所有人眼中高大上的读书人,那都是有出息的。
后来,两个人步入年迈,何氏习惯了跑来跑去……
(未完待续……)
免费完整版发布于微信公众号【书斋城】,回复“一颗小白杨”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