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和父母相处有关,也是实际发生的事。
大致是这样的:
昨天我和亲爱的,跟我们共同认识一对同龄朋友、还有他们一岁多的孩子聚会,去的是人少的户外,即便偶尔遇见其他人,我们也刻意保持了足够的距离,可以说非常注意彼此的安全。
作为同龄人,尤其更是好朋友,一年能聚上一次,说说彼此的工作、生活、家常,确实漫无目的,但真是难得同时也很有益的事。不只是互相交流、学习,更是从快速流逝的时光里,看到宽慰和继续前进的鼓励。
今天,天气比昨天好,是难得的晴天。亲爱的吃完早餐后告诉我,说朋友还有我们再约一起出去,我说好啊,难得周末,同时天气还这么好。于是商量着去哪里?先提到的市里的两个景点,先后被我们自己否决了,还是安全第一,去人少的地方,最后定了还是去昨天河堤附近,可以一起放风筝。
说完后,我进房间处理一些事情,亲爱的在客厅忙别的事。不想一会儿传来她和岳母两人互相大声说话的声音,我虽没有听懂太多,但从音量和音调上,很容易判断出是争吵了。
我赶紧跑出去,插话进去做了调停,把亲爱的拉回了房间,只留下岳母一个人生气但沉默地坐在凳子上。
之后我才了解到,原来是岳母不同意我们和朋友今天又出去,她不是担心我们的安全,而是觉得我们昨天才出去,今天再和同样的朋友出去干嘛,如果今天是别的朋友找,你们出去我还理解些……这一边,亲爱的难受哭泣,说以前也是每次出去和同学聚会,岳母都会说她……
嗯,这就是今天发生的事情。对此,我是这么想这么做的:
1、首先必须对我们的好朋友说,我岳母并非是对你们有意见,一点都没有,她只是按她的思维方式对她女儿外出做出反应;
2、岳母的想法当然是不对的,她担心我们的安全,我们理解和感谢,同时我们也会做好防护跟重视,为自己也为家人负责;如果解决了安全问题,同时家里又没有什么特别或紧要的事情,我觉得出去,尤其是也有我在,是可以放心的。
3、好朋友不在多,正直、善良、勤奋的同龄好朋友,互相聊得来,是我们共同珍视的情谊。
4、关于大人想对孩子拥有掌控感、在家里有权威、以及觉得自己做了最多的事,为家庭有很多付出,所以你们得听我的,都欠我的——这些我觉得岳母不存有这些想法,她是一个很接受新思维,同时很热爱生活工作的人,有同龄人少有的生活激情与学习热情。
5、对于亲爱的,我觉得跟岳母说我们要出去这件事情时,表述是不准确的。她说我们的朋友今天还来河堤,我们一会儿一起去……可能会让岳母觉得这不是我们几个人一起约好的事,而是我们跟着去。(不过亲爱的以她对自己母亲的了解,否定了我的这个猜测。岳母不会这么想。)
6、我们比父母年轻,对的书也多,我们更有改变的可能。所以当父母没有改变思维和我们沟通时,我们要学会接话,以及主动发出善意,而不是话赶话,搞的父母下不来台,因为最后自己也下不来。
7、比如你可以说,尤其是每句话都笑着说(这时回想下每个人都应该有过的劝架场景,此时自己要跳出来,让自己回到劝架的视角)——你是不是担心我们的安全?妈你不用担心,市里人多的地方,我们都否决了,不会去的;妈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我们帮忙?那我等弄完了,我们再出去;……我相信岳母会很平和的回复,哪怕最后有点觉得我们不听话,但会比较舒心的让我们出去。所以最小的目标,当下的目标,就是我们既要出去,同时还得让父母是接受的,而不是生气说你们去吧!以后我都不管了…之类的气话。
8、亲爱的你相对是幸福的,你看你生气难受后,是不是有我在,有人倾诉,有人发泄有人陪。但是你看咱妈,吵架了还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不会给你爸说对不对……所以有很多对错,我们不要和父母论。年龄差距这么大,有代沟是正常的,我们必须尊重,同时还要接受。
9、再和睦的家庭,偶尔也会有争吵,不可能永远一团和气,事事大家都想的一样。小吵小闹不可怕,那是大家交流以及增进彼此了解的好机会,我们要做的是多了解自己,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心智,先改变自己,因为这更容易,也更正确,为家庭和睦和自己的幸福感,添砖加瓦。
……
最后,我拉着亲爱的出去笑着给咱妈道歉,然后岳母也微笑地接受了我们的想法,心平气和同意我们外出。最后,今天我们还是决定不出去了,一起就到门前晒太阳,然后不久岳母又投入地回到她的劳作,我和亲爱的也回到了我们的交流和散步中……我们在这个小突发的小争吵中,都有了一点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