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见李作舟财主跟李家墩子佃户儿子李德喜在说话,纷纷丢了㔉锄钉钯来听他们说什么。
李二瞎子见围拢来的人多了,越发来劲,连声说道,“德喜这小子不识好歹,肚子里吃的是李爹发的救命粮,来帮李爹开垦点荒地,还不知天高地厚,说三道四。”
接着,他又提高了嗓门:“李爹儿子现在在官府做事,他又当上了县衙管理草荡的署理,他说的,谁能不听?李家在我们二仓河边,多少代人了,哪年春天不是开仓放粮让我们度过春荒?小二仓河边的李家,是我们这一方土地上世世代代的救命恩人。大家说是不是?”
人群中一片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是的”,“是的”,大多数人都觉得李二瞎子说得在理。
“德喜啊,”李作舟语调平缓,“要么这样,你不想跟大家一样做生活,回去把上次你老子扛回家的几斗玉米送回来,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你帮我干活儿,愿干就干,不愿干就算,我可不能强迫你!”
人群中的德喜,被二瞎子和财主的这番话说得满脸通红。他有些想不明白,这小二仓周边几个墩子,这么多土地就是他们李家的,我们这么多人家,世世代代就只能做他们家佃户?
但是,这三春头上,家家无粮下锅,这李财主谁也得罪不得,便不再开口。
德喜的父亲走上前来,“这孩子说话不知轻重,得罪李爹爹和二管家了。我们李家墩子,谁不知道,有了李爹爹才有了我们大家的日子。不是李爹爹租田给我们种,我们几十上百戶,还不喝西北风?”
见德喜他老子上前打招呼,李作舟便不再与众人理论,一行四人继续往前面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