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逼迫自己需要写读书报告,特别是在看完以后,因为只有文字可以让我记得我曾读过。这本书是梁漱溟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年发表的,当时梁老先生也已五十余岁。正如梁老先生所言,书中内容基于四十余年所见所闻之事实,均为有据可循。这本书解答了我好多疑惑,关于何为中国文化早熟?为何中国不存在国家而寄天下?为何科学之始进程缓慢?为何我们不求民主而只求相安无事?种种之类,作者以文化的角度探寻中国人之根。
梁老先生所言文化,即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意在指示人们,文化是极其实在的东西。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这个文化的定义极其泛化,其实也有道理,毕竟文化作为人造的产物,其渗透性太强,以至于影响到方方面面。对于作者所言中国人的十四大特点,之前亦有整理发布,不再赘述。之后文章所阐述逐一特点,均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此处摘取几个比较有感触的部分进行分享:️中国有许多书,西洋亦有许多书;书中莫不讲到许多理。但翻开书一看,却似不同。中国书所讲总偏乎人世间许多情理,如父慈、子孝、知耻、爱人、公平、信实之类。若西洋书,则其所谈的不是自然科学之理,便是社会科学之理,或纯抽象的数理与论理。因此,当你说“读书明理”一句话,他便以为是明白那些科学之理了。——所以中国所言读书明理,指的是情理,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不是什么都明白,只是比小学生懂情理。️ 愿意认出理性何在吗?你可以观察他人,或反省自家,当其心气和平,胸中空洞无事,听人说话最能听得入,两人彼此说话最容易说得通的时候,便是一个人有理性之时。所谓理性者,要亦不外吾人平静通达的心理而已。——这里的理性仿佛和《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资本的本质之理性解释不一样,这里更强调的是自省后的平静之心,而不是一种平衡利益。️ 辜鸿铭先生尝讥西洋,不是教会僧侣借上帝权威吓人(中古),便是国家军警以法律管制人(近代);离斯二者,虽兄弟比邻不能安处。米勒利尔著《社会进化史》,亦说“中国国家就靠千千万万知足安分的人民维持,而欧洲国家没有不是靠武力维持的”。——这是中国之伦理维持,虽然也有武力,但道德伦理约束居重。️ 好比一个人的心理发育,本当与其身体发育相应,或即谓心理当随身体的发育而发育,亦无不可。但中国则仿佛一个聪明的孩子,身体发育未全,而智慧早开了。即由其智慧之早开,转而抑阻其身体的发育,复由其身体发育之不健全,而智慧遂亦不得发育圆满良好。——中国文化为何早熟,就在于还未创造找寻保护身体之法,例如经济发展保障生活,军事武器强大保护居住,政治法律清晰保障权利,就开始心里的向内自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谓是早熟。此处只有几个典型,其余内容也很精彩,只是不同人有不同的点罢了。
探寻古而知今,的确也有好多轮回。梁老先生1951年12月回应《光明日报》若今人有不同说法,他坚持不放的,是他掌握的事实。这充分体现了一位学者的态度,亦孤傲,也真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