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在诗人的想象中完成的。
如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柳条还没有返青,是柳条的客观特征,可是,在诗人的想象中,是因为春风不忍看到世人离别的悲苦,所以才不让柳条返青。在诗人的想象中,离情别绪与柳条不青结合了起来。
在诗人的想象中,可以聚焦事物一个细小的点,也可以大量铺张。
聚焦。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具体写梅花的方方面面,枝、叶、干,色、容、态……只写取极端环境极端状况下(“零落成泥碾作尘”)的香气。这一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诗人执着的理想追求(主观感情)结合在一起,完成了梅的意象。
铺张。作者举了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例子,作者选取种种事物,长城、黄河、群山、高原,来写雪。不知道《诗经》中那些重章叠句的诗歌算不算这种铺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