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发了一个微头条,讲在美国生活的亲戚来消息说让多存点粮,恐年荒这么一事,没想到就这么一则微头条,阅读量目前超过了50万,说实在的被惊着了。
自媒体时代,民众发表言论的场合多了,而在流量经济和平台的共振下,言论是极易被聚焦放大的,越是这样恐怕越是应谨言慎行,无论是事实内容还是观点。平台也好,提供内容的写作者也好,不能被利益充斥得只剩流量。当然,尽管发声的渠道多了,我们也应该看到,自由永远伴随着限制,完全的言论自由在作为人的组合社会里是不可能存在的。
探究言论聚焦的背后,不禁想起疫情之下的一些日记体发声,从个体的角度讲我们应该要意识到个体发声的局限性,尤其是现场真实性,这是发声的生命原点。要知道,无论你是否是日记,当你在公众平台发表言论,言论已不再是个人的喃喃自语,言论的个人属性就具有了社会广泛性。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只有一种声音也绝对不是合理状态,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是一种社会监督的需要和内在要求。这就回到一句老话,自由与限制,是辩证的统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