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3-13

2021-03-13

作者: 丽江hou | 来源:发表于2021-03-14 07:58 被阅读0次

【第一组】

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

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情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西瓜故宫何处?问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同样写故国之思,赵佶的《燕山亭》不是写真感情么?为什么王国维说“其大小固不同矣”?“大小”指的是什么的“大小”?由此你再说说王国维的“境界”该如何理解。

宋徽宗赵佶和后主李煜同样写故国之思,都是真景物、真感情,都有境界,但赵佶的《燕山亭》是一个对个人身世之苦的感慨,而李煜的《虞美人》却包涵了宇宙间所有有生命体的悲哀和生命的无常,是一个对人类灵魂的追问。

赵佶的《燕山亭》“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他用比喻的手法将梅花的颜色、质地、气味描写得美轮美奂。“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这么美的花,这么美好的事物,却是“易得凋零”的,还要“更多无情风雨”,所以是我“愁苦”。现在我“一旦为臣虏”,被囚禁在“闲庭”之中,过着凄凉的生活。这样的词,是经过作者精心的思索,用心地考虑后写出来的。经过精心地思索与安排,就不是作者的直感,让词有了“隔”,就让词有了娇柔做作之感。

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没有这种娇柔做作,是从心灵奔泄而出之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奇语横空出世、劈空而下,没有丝毫的迟疑,丝毫的做作。年年有春来,年年有秋到,年年有花开,年年有月圆。但“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消逝的年华,消逝的往事,永远都不会再来了。一句从心肺里发出的呐喊,把宇宙的永恒和人事的短暂无常的鲜明对比,劈空而下,迎面扑来。“小楼昨夜又东风”,因为春花秋月循环无尽,所以“小楼昨夜又东风”,“又”字把无生命的永恒表现了出来。东风是永恒的,而李煜呢?“一旦为臣虏”,“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有一个对此,将宇宙有生命的悲哀集中到了后主一人的小楼昨夜的悲哀。“雕栏玉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又一个有生生命的短暂多变和无生生命的永恒的对此,又一次将宇宙包括全人类的悲哀与生命的无常透过文字表现出来。所以王国维评价两人的词“其大小固不同矣”。这里的“大小”指的是境界的大小。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王国维的“境界”不是大千世界的现实世界,是作品中的一个世界,正如叶嘉莹说:“这个世界是作者心灵或者意识跟在外的现象接触所产生的一个带着感动的世界……所有的诗歌都是以这种内心的感发为主要的创作动力,这是一个创作的根源。一个人,一个作者,他的品格,他的感情,他的修养,他的生活经历,在不知不觉间就显露在作品中了。尽管他只是写不是自己情志的爱情歌词,但不知不觉间也流露他自己本人的一份性格修养在其中了,所以造就词里边的一种境界,就是词里边所表现的真正本质的一个世界。一首词高下优劣的区别,正在于这种感情的感发品质的不同。……凡是一个伟大的诗人,都不只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他的生命和生活去写诗的。屈原是如此的,杜甫是如此的,陶渊明是如此的,苏东坡、辛弃疾这些品格上光辉隽洁的伟大的诗人,都是用他的生命和生活来写诗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3-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df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