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去

作者: 蓝蝶landie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11:50 被阅读0次

“吃茶去。”

这三个字那么熟悉。曾经在儿子的体恤衫上看见过,白色的体恤衫上只有这三个大大的随意书写的字,为什么写这三个字,为什么不是“喝茶去”,当时也疑惑过,但是没有深究。

曾经在某个地方的茶杯上看到过这三个字,青白色瓷器上竖着三个字“吃茶去”。当时根本没往心里去,觉得茶杯上这三个字那是理所当然。

今天,参加吉祥茶道禅修班第一天,两次听见这个“吃茶去”公案,第一次在开班仪式上,大和尚介绍“吉祥茶道”第二届,茶道“正清和雅”时提到这个公案,晚上行香吃茶的时候,大和尚又讲了这个故事。才知道这简单的三个字后面有着茶缘禅心,有着茶禅般若。

这个公案是这样的:

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疑惑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赵州禅师喊了一声这个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那么简单的三次回答同样三个字,到底有什么禅意呢?据说对“吃茶去”这三个字历来也是见仁见智的,这三字禅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也从而奠定了赵州柏林禅寺是“禅茶一味”的故乡的基础。

第一次,面对一个没有来过的僧人,请他吃茶去,这是一种恭敬,礼貌,也是一种随缘;第二次,对一个曾经来过的僧人,请他吃茶去,这里依然有礼貌,平等,缘分;第三次,面对寺里人员的迷惑,禅师当头一喝!要震醒“迷梦”。 监院应声, 被赵州禅师从“梦中”唤醒,回到了眼前的现实当中。快喝茶休息去吧。还是请吃茶去,平等、启蒙、开悟……这颇具深意的“吃茶去”,道出了赵州禅师待人接物的一片禅心,无论是谁,都以此三字示法。

可见,真正的禅修不是神秘莫测,恰恰是要能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该问候客人就问候客人,该如何招呼客人就如何招呼,碰到有人误入歧途心生妄念之时,及时地将其唤醒,引导他回到自然的眼前生活中来。

赵州禅师的“吃茶去”,就是放下分别心,“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要随缘任运,当下体悟,这世界本就清净无碍,没有那么多烦恼。

曾有人问:饿来吃饭,困来卧眠,这谁不会啊?禅师说:偏有人胡思乱想,饿了不吃,困了不眠。自寻烦恼,而难以自拔。

吃饭时就专心吃饭,否则容易消化不良,自寻不快。  这则公案提示人们:要自然而然地生活,不要演绎、推理出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思想。

记住了大和尚在禅堂说起的对联:

来吃茶,去吃茶,吃茶何分来与去;

行参禅,坐参禅,参禅不拘坐和行。

静心修养,明心见性。感恩,有缘人。

相关文章

  • 吃茶去

    去 吃茶去, 不如吃茶去, 真的不如去吃茶去。 真的,不如我们吃茶去 真的啊,那么不如我们吃茶去, 这是真的啊,那...

  • 吃茶去

    袁文长 早起,烧一壶开水,掬几片嫩芽,沏上一杯茶,悠悠地坐到书桌前,或反思昨天做过的一件件一桩桩以及照过面的形形色...

  • 吃茶去

    “吃茶去。” 这三个字那么熟悉。曾经在儿子的体恤衫上看见过,白色的体恤衫上只有这三个大大的随意书写的字,为什么写这...

  • 《吃茶去》

    其实俺就一俗人还真不会品茶,也谈不上有何雅趣,不过也常常与茶友或独自用喜欢的杯杯配上好茶用上好水,看那绿芽遇水开花...

  • 吃茶去

    最喜那思绪之上一点愁 不是相思却似相思 长空一轮残月待时圆 无人可念 盛喜,胜喜 烧水吃茶去

  • 吃茶去

    日光明亮,蓝天如镜,风拂动纱窗,一室清凉。 无事,养壶、听歌、胡思乱想。 这种冗长的午后,会是我未来生活的常态。 ...

  • 吃茶去

    习茶仅半年,已被它深深吸引。它带给我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完美享受、嗅觉上的香久益清、听觉上的清脆悦耳、更重要的是...

  • 吃茶去!

    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津润喉的,是茶; 琴棋书画诗酒茶,怡情雅兴的,是茶; 万事糊涂吃茶去,无心自在的,是茶。 再忙的...

  • 吃茶去

    “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

  • 吃茶去

    《指月录》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吃茶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fp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