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辛弃疾《破阵子》里的著名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虽然只是梦境描写,是理想的境界,但欲借沙场以建功立业的豪情。今录此首名作,体味其中意境!沙场二字,在现代,依然与战争和战场紧密联系。我也想起了年轻时制作沙盘那些事,所涉地形,均可称作“沙场”吧。
1979年前后几年中,我参与制作过多个沙盘。制作沙盘和描图晒图的工作室,窗台上总有一些用绿色染过的锯末,那是做沙盘必不可少的。工作时,我和战友们都很少说话,只看到手形的变化,怎样把一条雨裂沟,刻画的最与实地相似,那介于白土与黄土之间颜色的泥巴,仿佛就是从现场挖来的一小块样本。
我见过的最漂亮的沙盘,是炮院的沙盘。并且了解了沙盘不仅是用于步兵作战指挥,其他兵种也有用,或者更重要。如合成军指挥员在使用炮兵时,需要考虑的射界障碍与仰角问题;在使用装甲部队时更需要重点考虑行进路线的坡度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平面图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指挥员忽略,通过观察沙盘可以帮助其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沙盘作业,真正能够找到一种 “背负青天朝下看”的感觉。我想测绘人员如果搞某个区域沙盘制作,最好是批他一架直升机,让他先到空中向下看看,那样的话,制作沙盘一定会更加得心应手。言归正传,从此之后,我像高飞的鸟儿一样,去看地形图,盘旋的是我对地貌的从整体到局面的观察。
谁说在沙盘作业读不出天候、季节,我做过的一个沙盘,破碎的地形,纵横的沟壑中,我真得能闻到弥天沙海的味道。其实,大的作战行动,数块沙盘组成的大型沙盘组,是最好看的。我不记得自己有在沙盘前留一个镜头,还是战友有心,从微信上传来一张我指着沙盘的照片,并在群里说 “你看他指着沙盘。”战友知我!
虽然,后来电子沙盘系统逐步代替了传统图纸作业和沙盘模型,但沙盘模型制作那些事未忘,因为那上面有一段青春的记忆。
附:录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