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夜读】“道不远人”

作者: 关观 | 来源:发表于2019-07-25 11:57 被阅读7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这个“道”是什么?这个“道”是“中庸之道”。

孔老夫子讲,“道不远人”,“道”是不会远离人的,“道”是和社会、生活、家庭、子女、朋友圈等脱不开的。我们如若为了“修道”,为了“修身”,而逃离社会,离群索居,像有些人那样去终南山做一个隐士,那这样修得是什么“道”呢?“修道”的目的是“得道”,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修己而安人。这才是我们“修道”的出发点,是“道不远人”的落脚点。

人皆说“曾国藩会做人”,曾国藩能够“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取人与善,与人为善。”

这是曾国藩修身得来的,是在日用平常中、为人处事中一点一滴地修为、沉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得来的。

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后,并没有和同僚一样“金顶朝珠褂紫貂,群仙终日任逍遥”,而是真心诚意地拜唐鉴、倭仁二位大家为师,在修身上下功夫。

唐鉴老师教他要“静”。“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功夫要紧。”

倭仁老师教他要“敬”,要做日课,要慎独。敬,就是对人要有恭敬心,对事要有敬畏心。遵师嘱,他一直坚持了几十年,每天对照“修身十二条”做日课。

通过曾国藩日记、家书、书信、奏折、诗文,以及赵烈通过曾国藩日记、家书、书信、奏折、诗文,以及赵烈文、薛福成、王闿运等人的记述,我们看到,曾国藩从来都是一本书一本书地研读,一件事一件事地历练,一个人一个人地交往,“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在他身后,李鸿章曾上奏:“论功则推以让人,任劳则引为己责;盛德所感,始而部曲化之,继而同僚谅之,终则各省从而慕效之。”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修身,是“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的最好的例证。

曾国藩做到了“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

                      (天则20190725)

相关文章

  • 【灯下夜读】“道不远人”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这个“道”是什么?这个“道”是“中庸之道”。 孔老夫子讲,“道不...

  • 【灯下夜读】 忠恕违道不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在这里,子思讲的是,知己知彼,换位思考,和谐...

  • 灯下夜读

    赫墨拉的光 灯 展开一圈光晕 视线将文字融化 如泉汩汩流动 流出一个年华 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明月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碧...

  • 《灯下夜读》

    ——琥珀 茅庐虽破抵万金,灯下学子读书勤。 一朝金榜取功名,不枉一片赤诚心。

  • 《灯下夜读》

    静品阁中无用事,夜澜春色忆泯冬 孤盏难消杯残影,独醉眉头腹满经

  • 灯下夜读

    最近看到一些新闻,更多的是朋友圈每个人发布的信息,有些人开始参加健身运动,有些人在回家的路上堵车了,有些人在诉说着...

  • 文不远人,道不远人

    一直以来,我似坠入了一口是非的枯井,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诘问纠缠,试图非要从中找寻出一个真理来。 其实我追求的绝对...

  • 道不远人

    【文章作者】陈婷 【文章名字】第一次做班会主持人 【文章链接】http://mp.weixin.qq.com/s/...

  • 道不远人

    “年轻人,我告诉你,吃饭吃怂菜,为人为时代。” 这是和平镇白杜村水家冲组一位七八十岁衣衫褴褛的老娭毑郑重庄严地告诉...

  • 道不远人

    “道不远人”,离开人群去寻找人世间的真理,是成为不了圣人的。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意思是想要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灯下夜读】“道不远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oc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