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早上好,亲爱的小伙伴们。
欢迎收听麦家理想谷陪你读书栏目。
今天开始,我们将阅读李碧华的《霸王别姬》。
1993年上映的电影《霸王别姬》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经典,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感悟与思考。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霸王乃虞姬所依附之物。当他穷途末路,她也活不下去了。但这不过是戏。到底他俩没有死。
调弦索,拉胡琴。灯暗了,大红帷幕缓缓拉起,让我们去到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冬。
天寒日短,大风刮起,像要飞雪,阴一阵晴一阵的。
过一天算一天。
天桥又开市了。热热闹闹,兴兴旺旺。
一个女人牵着一个小孩走过小市场。
女人脸上有烟容。实际上廿五六,却沧桑疲惫。嘴唇擦了点红,眉心揪了痧,可一眼看出来,是个暗门子。她就是艳红。
艳红穿着一双布鞋,有点残破,那孩子穿得倒光鲜登样,就好像她把好的全给了他。
孩子约莫八九岁光景。围巾把脖子围住,虽然看不清长相,一双眼睛细致漂亮。
初到喧闹的市集,怕生似的扯着娘的衣角,右手严实地藏在口袋中。就像捏着一个什么神秘的东西,很固执地不肯掏出来。跟着娘一路走着。
艳红找到她要找的人了。
关师傅是个粗汉,身子硬朗,四五十岁,胡子又浓又黑,眼睛最厉害,像个门神。
关师傅手底下的徒儿今儿个演猴戏。
最大的徒儿小石头演美猴王,翻筋斗,偷桃子,小石头吊手吊脚,抓耳挠腮,引得观众拍手叫好。
小石头更卖力地演着,结果失手坍在其他猴儿身上。
人群中有人取笑,地痞闻声过来,骂骂咧咧。猴儿落荒而逃,抱头遮丑。关师傅赔笑。小癞子又逃跑了。场面混乱不堪。
小石头猛地站起来,“爷们不要走,看我小石头的。”他手持一块砖头,朝自己额上一拍,砖头应声碎裂,他却好得很。
观众喝彩,他像个小英雄,为班子挽回了点尊严。
男孩看呆了。
天黑了,下了一场轻浅的初雪。
院子里头关师傅铁着脸,闪着怕人的青光。他粗着脖子训人,连耳洞的毛都翘起来了。徒儿们一个个低垂脑袋。
像发现了严峻的危机,关师傅突然暴跳如雷,打得小癞子抽搐得快没气。打过小癞子,又顺便一一都打了泄愤。
折腾半晚,大家都饥肠辘辘,失魂落魄。
“若要成才显贵,就得下苦功。吃饭吧。”
“关师傅。”
母子二人,已一足踏入一个奇异的充满暴力似的小天地,再也回不了头了。
见男孩怯怯的,娘赶忙剥去脖套,露出清秀单薄、五官细致的脸。
关师傅按捺不住欢喜,查看了小豆子全身。猛地抽出小豆子的手时,他怔住了:
小豆子右手拇指旁多长了一截,像个小枝桠。
于是关师傅不愿意收他,态度坚决。于是,娘一咬牙,扯着小豆子到厨房灶边。
一声非常凄厉的尖喊划破夜幕,徒儿们都心惊肉跳。
剁开骨血,只为剁开一条求生之路。
关师父总算是把小豆子收了。立字据,下跪磕头,按手印。“言明四方生理,任凭师父代行……有私自逃学,顽劣不服,打死无论……”
娘拿起毛笔,抖了抖,画了个十字。看了小豆子最后一眼,狠狠心,走了。
走得匆忙,生怕舍不得。回过头,只会前功尽弃。
毕竟,小豆子若是跟着自己,只会受冻挨饿。
四下里,这群衣衫褴褛,日间扮猴儿的师兄弟们,一人一个地盘,只有自己是个外人。
所有人都欺负他,小石头却对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陌生的环境里,大家都睡了,只小豆子一个,咬牙忍着手上的疼,流着眼泪惦记娘。
第二天一早,关师父剃了小豆子的头,又换了套衣服,和同门师兄弟一个样了。
此后每天惺忪而起,脸洗不干净,肚子吃不饱,由关师父领了,步行到北平西南城角陶然亭喊嗓子。
于晨光暧昧之际,一时便似赶不及回去的鬼,凄凄地哭喊。把太阳哭喊出来。
童稚的悲凉,向远方飘去,只迎上一些背了包上学堂的同龄小孩,他们奔跑跳跃追逐,佣人唤也唤不住。
天大亮,又领回四合院。训话练功。
戏得师父教,但窍还是得自己开。靠吃苦,靠本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圈圈在院中走着,越走越快,总是走不完。还要压腿,腿不够直,师父的棍子就来了。小豆子最怕“撕腿”,背靠墙,腿一字张开,一块一块加砖头,痛苦得很。
师爷看货来了。
徒儿们一一展示。小豆子展示时险些扑倒,虽然安全着陆,却吓哭了。关师父气极,罚他撕腿。
小石头心疼小豆子,偷偷踢开砖头,结果被师父发现。心中一股郁闷之气,都发泄作一顿打。
不如意的人太多,女人小孩子可以哭,但他不能。手底下孩子不长进,都是下三滥、烂泥巴。
徒儿被罚,打通堂。小豆子一句话也不肯说,关师父把气都出在他身上,打得更凶。
小豆子死命忍住。
’交春了。小豆子来了也有好几个月。
孩子长得快,拉扯地又长高了。个个略懂所谓十八般武艺,“打”还只是基础,关师父开始调教唱作。
天气暖和了,这天烧了一大锅水,给十几个孩子洗一回澡。这是小豆子入门后第一次洗澡,于蒸汽氤氲中,与师兄弟肉帛相见。
忽闻钟声传来。小豆子无端想起他与娘的生离,心生害怕。
众人见小豆子不知道铸钟娘娘的故事,七嘴八舌地逞能。
末了,小三子撇撇嘴,“也许你娘也不晓得。”
小豆子于此关头,没来由地憎恨这侮辱他娘的小师哥。又想起明儿得唱了,赶忙背着戏文:“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错啦,‘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小石头提醒道。
众人架着木偶傀儡一般的小癞子扔到水里,四下喧闹不堪,只小豆子,念着明儿的“分行”。
小石头鼓励他,“就想着自己是个女的。”
这天“分行”。大人们坐好,一壁考试一壁掂量。就像卖猪肉,挑肥拣瘦。
成王败寇的残酷,过早落在孩子身上。但到底是自己手底下的孩子,关师父粗着嗓门安慰。
到小豆子了。
从某一天开始,师父就专挑需要拔尖嗓子的戏文,只让他一个人唱。
本来背得好好的,结果假声太高,一下子回不过来,心顿时慌了,“我本是,我本是男儿郎——”。
关师父把铜烟锅敲在桌面上,见小豆子愣住,冷不丁地将铜烟锅捣入他口中。
小石头忙给他鼓劲。
小豆子含泪开窍。“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嗓音拔尖,袅袅糯糯,凄凄迷迷。师爷闭目打着拍子,弟兄们只管瞅住他。
小豆子过关了。
正高兴的时候,一徒儿跑进来,惊扰一众迷梦。
杂物房久不见天日。于漫天灰尘中,见到小癞子直条条地吊在木架子上。
小豆子吓得睡不着,小石头安慰他,结果错口说了小癞子,吓得小豆子叫起来,正巧被睡不着出来散步的师父听见。
关师父暴跳如雷,想起小癞子的死。自己并没做错什么,“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
关师父出去了,灯火叹了口气,灭了。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一组练眼神。
突然被门口的声音吸引去,平板车上席子下隐约一个人形。关师父点头哈腰,送一个巡捕出门。
小豆子悄悄道:“小癞子真的走出去了!”结果挨了一记铜烟锅。关师父并没有改过自新,依旧训诲。
大伙其实不太明白,当了旦角是怎么一回事,只道他学艺最好,自己不行,只是羡慕小豆子。
小豆子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旦角生涯。
硬挨了一刀的手,脱胎换骨,重生了。
他摊着兰花手,绕个腕花。走路是先脚跟试位置,然后是脚掌,再是脚尖。缓缓晃到花前,假装花前,一下云手回眸,一下穿掌托腮凝思,眼神飘至老远。万般风情。
小石头亮相,也真有点威仪,不失为一个好样的生。人人用各式兵器压住他的大枪,他用霸王腔调爆吼一声,将众人打开。
在基本的训练功夫中,还有跷工,一踩跷,全身重心就都集中在足尖和脚掌之间。
小豆子晃荡几下,不稳当,险些要跌,小石头上前急扶一把。两人相视一笑。
大局已定。
茶馆让出一片空地作前台,旁边写着“群英会”。这“群英”,原就是师大爷给东家许过的科班小子。
后台,师父给每人画上半边,让徒儿自己画另半边。
小豆子第一次扮演美人,吊梢凤眼。小石头一时兴起,在另一半脸上依样画葫芦。
“小石头你替他画了,他自己不会画,这不就害苦他?以后你照应他一辈子呀?”
小石头走开,嘀咕:“一辈子就一辈子!”
终于锣鼓响起。众人上场,勉力唱着不属于他们年岁的感情。戏子总是让人瞧不起,可在台上,却总是威风凛凛。
头面戏衣,把令人沮丧的命运改装过来,承载了一时风光,短暂欺哄,一一都是英雄美人。
还没下妆,众“群英”一字排开,垂手而立,让师父检讨得失。关师父从来不赞,这回更是骂得慌。
关师父毛茸茸的头脸,硬盖住了三分得意劲儿。
功夫还真不赖,不过小孩家,宠不得。
多年大道走成河,多年媳妇熬成婆……
最初是唱茶馆子,后来又插了小戏园的场子了。平时吃饭管饱,过节也有馒头吃。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
【今日话题】
为了生计,小豆子不得不被送到关师父那里学艺,被迫与娘亲分开;为了生计,关师父不得不对徒儿们狠狠地打,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现在的我们也许体会不到他们那个时候的困苦,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辛酸与艰难。你最近的一次的困难是什么,你是怎么度过的呢?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如果你喜欢麦家理想谷的“陪你读书”栏目,也可以写下你想对谷主麦家说的话。
麦家理想谷正在奖励爱读书的人。我们发起“七天陪你读完一本书”活动,有名家导读,原创音频的精读小组,欢迎你加入。早上7点30分,陪你读书15分钟。读书,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