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姿仙居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题记:
光绪三十二年农历丙午六月初六(1906年7月6日)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一户人家举办婚礼,门前张灯结彩,街坊四邻欢聚一堂。花轿在门前停下,按照传统的习俗,新郎要去撩轿帘。此时从轿里露出来一只大脚,众人一片哗然。不料,此时新娘的鞋子却掉了,一只三寸金莲暴露在外。
新郎的面露难色。轿子里的新娘便是本文的主角—朱安。而新郎便是周树人也就是大文豪鲁迅先生。
两人婚礼上的这个梗,却是朱安一生不幸的开始。朱安是地道的旧社会女性,正在日本求学的鲁迅被母亲骗回来与她成亲。
此时的鲁迅已经剪掉了辫子,显然已经成为了新派人物。婚礼的这天,弄了一条假辫子。众人以为鲁迅会反抗,一场斗争免不了,想着如何来应对,众人七嘴八舌的劝诫他。却不想鲁迅却未做任何反抗,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就连母亲也感到奇怪。
朱安为了讨鲁迅欢心,便在出嫁的时候穿了一双大鞋,里面塞满了棉花。于是便出现了婚礼上滑稽的一幕。

陌路婚姻
没有爱情的婚姻有多不幸,在朱安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鲁迅顺从了母亲的意思娶了她,新婚夜郁郁寡欢,独自一人看书到深夜,然后就自己睡了。第三天,便匆匆返回了日本。从此,朱安便一直陪伴在鲁老太太的身边直到第13个年头。
1919年的11月,鲁迅买了北京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这一处院子,这所宅院是那种老式的三进院,全家搬了进去,建立了一个大家庭(包括周作人,和周建人两家)。
即便如此,鲁迅与朱安仍然形同陌路,鲁迅也曾考虑过离婚,可是那个时代被休的女人会被世人所唾弃,日后的生活也会十分的悲惨,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随夫搬家
鲁迅与周作人兄弟二人反目,决定搬家前征求朱安的意见:想回娘家还是跟着搬家?朱安当然坚定的表示要跟着鲁迅。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娘家哪还有容身之地。几个月后鲁迅便搬了家,不久鲁老太太也跟着一块儿同住。
家中的经济开支是由朱安掌管,与丈夫的对话也只有早中晚的,两三句日常,日复一日同样的对话。
有一次她向鲁老太太提起,梦见大先生领着一个孩子来,梦里的她是有些生气的。鲁老太太倒是不以为然,对自己大儿子和许广平的事还是很高兴的。
是啊,鲁老太太总是嫌弃自己的肚子没动静,可是大先生连话都不愿意和我说,肚子怎么会有动静呢?

藏在蜗牛壳里的女人
后来听说许广平有了身孕,朱安更绝望了。就像她曾经说过“我好比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爬的虽慢,但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我现在没办法了,我没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没用。”想必像鲁迅这样的大文豪也想不出用“蜗牛”这样的字眼吧!
晚年凄凉
于鲁迅而言就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件礼物,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
朱安去世前,身边没有一人。遗嘱中,朱安希望:“灵柩回南,葬在大先生之旁。”
当然这个愿望是无法实现的。她被葬在北京西直门外保福寺村,从此以后长长久久陪伴她侍候了一生的鲁老太太。就像鲁迅说的:“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

懂礼仪,性格温和,待人厚道会缝衣煮饭的旧社会女子。是长辈们喜欢的听话顺从的贤惠女人。如果嫁给一个普通人说不定还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与丈夫相伴一生,子孙满堂。不必晚年一个人凄凉。
作为鲁迅的原配夫人,一个识字不多的小脚女人,却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话语。让我们体会到了那个时代的悲哀,女子无才便是德,裹着小脚围着锅台转,丈夫孩子便是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