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篇,记载着“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大家知道,日蚀是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发生的现象。“朔月”是指农历每月初一,这时看不到月亮,称为“月朔”。也只有这时,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如果刚好在同一黄道平面上的时候,人们看不到月球,而月球的投影到太阳上去,人们看到了太阳上的阴影,这就叫“日蚀”。诗中的“朔月辛卯”就是指十月一日的月朔现象,
这次日食是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公元前776年)。这是世界上最早最可靠的日食记录。比西方最早的可靠记录,即希腊人泰尔的日食记录要早191年。《小雅·十月之交》中,不但写了日食,也写了月食,还写了其他自然灾害,“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或许是地震的描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