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细读四大名著国风读红楼梦观后感
袭人:其实我所做的这一切也是因为贾府给了我“归属感”,而我侍奉谁

袭人:其实我所做的这一切也是因为贾府给了我“归属感”,而我侍奉谁

作者: 小闲云 | 来源:发表于2018-01-11 15:14 被阅读254次
袭人

袭人原名花珍珠,后来是宝玉因见她姓花,故取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红楼梦》将“骤”改为“昼”)之意为其改名为“袭人”。

也许很多人会不喜欢袭人,认为她太有心机,把无论是黛玉和宝玉的悲剧,还是晴雯被赶出大观园,诸如此类的很多事情一大部分都怪罪给她。

其实你若问以前的我是否喜欢袭人,那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对她也是很有偏见的。可能也是我自己性格的关系,我觉得袭人太过顺从,甚至说看上去隐藏太深,不如晴雯司琪之类性格鲜明。

只是,那个时候我的很多认知也只是来源于老师的言传身教,或者说也是为了考试背诵一些教案。

现在不同了,我的《知遇集》让我来深入走进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我喜欢自己的研究,我喜欢自己的思考。

玄机诗文里,哪怕还是不解,但有自己的理解就是好的。

在这“万艳同悲”的人生戏场里,我不再想过分严格地去评判谁,因为她们每一个人都自有属于她自己的痴处,每一个人也自有属于她自己的来处。

就看袭人,从小就因为家境贫苦被卖入贾府为婢。

袭人是幸运的,因为她被卖到的地方是贾府,相对来说对待下人还是不错的。

只是她的家人在卖掉她的时候,可没有想到这么一点,实际上他们是不顾孩子的死活的。卖掉一个女孩儿,家里可以少一个人吃饭。而且那时候的很多人都认为生女儿就是赔钱货。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对她冷血无情的家庭,竟然后来要把她赎将出去。

毕竟姑娘大了,他们也不知道袭人有成为宝玉姨娘的可能性。所以袭人对他们还有的利用价值就是出来配个人家,他们还能收到一份彩礼钱。

谁说袭人是只知一味顺从,不知反抗?谁说袭人“善恶”不分?

她在面对这些冷血无情的亲人的时候,她是坚决不同意的,还不如让他们当她死了。有人批评袭人对自己的亲人太过冷血,说她一味只知道捡着高枝去攀。

可是,她的亲人们是怎么对她的?

袭人做人是懂得感恩的啊,她知道贾府对她好,对她有恩,所以她尽心竭力地为贾府效忠,而且贾府也给了她“归属感”。

后来贾府落败,宝玉出走,她也是不愿意离开贾府的,直到不得已才嫁给蒋玉菡,一开始还老是想寻死觅活的。

若是袭人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那么贾府一落败,她早就应该另寻主儿了。

要不是那条“大红汗巾”让她找到了一点关于宝玉和贾府的记忆,她怕还是承受不起那么大的变数。

至少那个信物可以让她释然一些吧。

命数,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自从被卖入贾府后,原本是服侍贾母的,后来又服侍过史湘云。难怪湘云和她的感情也不错,那时候还常常说些体己话呢。

贾母素喜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守,所以最后就让她服侍宝玉去了。

而这袭人本性就有些痴处,她服侍谁,眼中心里便只有谁。所以她跟了宝玉之后,眼中心里便只有宝玉,这也跟她的“归属意识”是十分有关系的。

所以,她对宝玉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是她因为“归属意识”产生的责任和义务。

甚至很多时候,人们觉得她在“损人利己”。

可是换个角度上来看,人都是有自私的一面的。当你有想要守护的人的时候,其他人做出一些不利于你想要守护的人的事情时,你肯定是想办法帮你想守护的人化解“危机”的。

因为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原则底线是不同的。

宝玉不注意的事情,袭人却比他守规矩和懂规矩,而这也正是贾府的长辈们放心她跟在他身边的地方。

实际上,真正能“留住”或者是“赶走”袭人的并不是宝玉,而是贾母,王夫人这些主子们,所以袭人明白哪怕得罪宝玉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不能触碰底线和禁忌,不然她就又要成为无根之叶了。

一边是忠心,一边也是为自己的处境考虑。

我“归属”了你,所以你就要好好的,因为我和你就站在同一边上了。

竭力寻求“归属感”,也是因为她即便有亲人和孤儿也是差不多的,所以她也是缺乏“安全感”。

袭人

有人说袭人私下里和宝玉试“云雨情”真是“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那种口是心非之人,实际上这里头也是情有可原的。

一是她对宝玉几乎是有求必应,她对宝玉的忠心程度不容置疑;二是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三是实际上主子是可以要求丫鬟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的,包括做一些王孙公子的性启蒙之人,这在一些大家族中是很常见的事情。甚至有些丫鬟有了身孕生个一男半女的还可能被收为房里人。

当然,袭人还有很多事情被人们诟病着,因而给很多人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

袭为钗副,她和宝钗一样都时常规劝宝玉要读书上进。

宝玉挨打后,她虽然心疼,但是对王夫人说其实老爷这样做也是管了宝玉,也能让他长长记性。这番话也说进了王夫人心里去,毕竟这样的话无论是黛玉还是晴雯都不会对王夫人说。

还说黛玉宝钗与宝玉都是表亲,小时候一起玩没什么,只是都长大了,男女日夜一处起坐不便,所以为了防众人口舌搬弄是非,应当让宝玉挪出大观园才好。

而这番话又说进了王夫人心坎里,袭人也因此让王夫人更加另眼相看,更加信任。所以给了她和贾府中赵姨娘等人一样的待遇。

甚至还给她赏菜,加工钱,也有让她日后当宝玉姨太太的意思。

她做这些事情的出发点其实确实是为了宝玉好,因为她心里眼里只有宝玉,而且她说的这些也确实应当是那个社会下的规矩。她知道自己没有资本叛逆,而且她对贾府是有感恩之心的。如果没有贾府,那么她现在就什么都没有。别说是俸禄工钱,人还不知道被卖在哪里受苦呢?

所以说很大程度上她是属于知足常乐,只想维持现状的人。这也是个人的人生选择,然后看到在自己守护的世界里有什么漏洞她就要赶紧补上。

因为贾府、宝玉就是她的世界,所以她绕着转,查漏补缺。

如果说她就是因为会说几句话得了这么些个好处的话,也是冤枉她了,她确实是一个十分恪尽职守的人。

比如《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有这样一处情节,那时候袭人还在生病。

彼时晴雯,绮霰,秋纹,碧痕都寻热闹,找鸳鸯琥珀等耍戏去了,(宝玉)独见麝月一个人在外间房里灯下抹骨牌。宝玉笑问道:“你怎不同他们顽去?”麝月道:“没有钱。”宝玉道:“床底下堆着那么些,还不够你输的?”麝月道:“都顽去了,这屋里交给谁呢?那一个(指袭人)又病了。满屋里上头是灯,地下是火。那些老妈妈子们,老天拔地,伏侍一天,也该叫他们歇歇,小丫头子们也是伏侍了一天,这会子还不叫他们顽顽去。所以让他们都去罢,我在这里看着。”宝玉听了这话,公然又是一个袭人。

“公然又是一个袭人”,这就是对袭人能力的侧面描写了。要是宝玉屋里头没有袭人,也就不会那样井井有条了。

即便如此,袭人还要被李嬷嬷骂:“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袭人听了这话,自然只有自己委屈落泪,而且骂她的那几句“装狐媚子”、“拉出去配一个小子”也是她心中的担忧和禁忌。

“装狐媚子”不就是王夫人以为晴雯是这样的人吗?

“拉出去配一个小子”不就是司琪后来如果没那么刚烈的很有可能的结局吗?

袭人知道生存法则,所以她懂,所以她宁可自己忍忍。

袭人

当李嬷嬷吃了宝玉留给她的酥酪时,她担心再生事便以吃栗子为借口转移宝玉的注意力,将此事搪塞过去。

而对比当李嬷嬷吃了留给晴雯的豆腐皮包子时,晴雯便将事情跟宝玉讲了,导致宝玉大怒。

所以晴雯的树敌就比袭人多很多。

因为像李嬷嬷这些仗着奶过哥儿姐儿的老婆子们就常常把自己当个“祖宗”,甚至连熙凤都要笑脸相陪请李嬷嬷喝茶。

所以说,袭人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也是正常的,既然惹不起就躲吧,像晴雯那样性格的就容易撞在枪口上。

而且袭人也没有晴雯生得那样美丽,一相对比就更显得老实忠厚些。

人又有哪个没有一点私心呢?

只是袭人所做的这一切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贾府给了她“归属感”,所以她便“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了。

相关文章

  • 袭人:其实我所做的这一切也是因为贾府给了我“归属感”,而我侍奉谁

    袭人原名花珍珠,后来是宝玉因见她姓花,故取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红楼梦》将“骤”改为“昼”)之意为其改名为...

  • 袭人喜欢薛宝钗

    前面说到袭人不喜欢林黛玉,今天咱们要说说袭人为什么喜欢薛宝钗。 袭人最初是贾母的人,贾府先让袭人服侍了几年史湘云,...

  • 08衣服,是你的第二张脸

    袭人因母亲病重,要即刻回家侍奉。 丫鬟回家,本不是件大事,但因袭人的身份不同,既是贾府里的大丫鬟,又是宝玉将来的屋...

  • 袭人在宝黛爱情上,到底是怎样的立场?

    按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来说,袭人其实是不能有立场的,不管宝玉娶谁,她都不能有自己的建议和立场。但是偏偏是在贾府,又是她...

  • 《红楼梦之袭人》

    袭人是自小被卖到贾府伺候贾母的二等丫头,后被指派给宝玉,成了怡红院一等大丫头。贾府公子小姐身边伺候的大多都是贾母调...

  • 袭人:带着温度的忠心与敬业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袭人很小就进了贾府,小小年纪的她和林妹妹进贾府时状态是不一样的。贾府有林黛玉嫡亲的外祖母...

  • 红楼浅评之有一种表达叫正话反说

    异趣盎然宝玉与袭人关系如何之五 男女之间有一种表达叫正话反说。 袭人其实是不愿意离开贾府、离开宝玉的。但是她的家人...

  • 袭人不喜欢林黛玉

    林黛玉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除了贡献力量最大的王夫人,贾政,赵姨娘,袭人也是直接或者间接给了一些...

  • 黛玉之死:黛润青眉逝云烟,天妒英才绝红颜

    黛玉入贾府,第一次是林如海升官外任,加之母丧无人照顾,暂时托庇于贾府。黛玉投奔贾府指靠的是谁呢?贾府的老太君贾母。...

  • 读《红楼梦》——贾元春

    贾元春在红楼梦中的笔墨很少,其实她也是一条主线因为预示着贾府的败落。可以说从贾元春开始到达顶点,又从顶点掉...

网友评论

  • 振波:你太棒啦
    小闲云:@清心菩提 谢谢夸奖😃
    接下来在做《红楼梦》的诗词鉴赏啦
    振波:@卿慕 真的,我觉得你的文章读起来非常流畅,一点都不吃力,内容又总又能引起我的共鸣,这种境界应该很高了。:wink:
    小闲云:@清心菩提 过奖啦😂
  • 红药叹夜太漫长:一开始我是蛮喜欢袭人的,觉得她比较温柔,是我喜欢的女生的类型。不过愈看到后面,愈加发现了她的不好的地方。从内心里不太接受这是我之前喜欢的那个袭人😫
    小闲云:@红药叹夜太漫长 哈哈(ಡωಡ)hiahiahia
    人总是会长大的😏
    红药叹夜太漫长:@卿慕 是的啊。当时第一次读是在初中,我都把袭人当成我女神了😂
    小闲云:@红药叹夜太漫长 😏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嘛
  • 文文心儿:突然就想起蒋勋讲红楼:smile:
    小闲云:@文文心儿 嘻嘻(♡˙︶˙♡)还有刘心武呢
  • 青于墨:这个角度不错
    小闲云:@袁小懒 哈哈(ಡωಡ)hiahiahia
  • 蓝胖说说:哈哈,一个比较现实的女子,想起她与宝玉的云雨那一章节
    小闲云:@蓝胖说说 😏
  • 婉㚥:袭人的家长是真心想把袭人赎回来的!
    小闲云:@婉㚥 世事无常😏
  • 鱼腥味的花生:知道我为啥看不了《红楼梦》不,士族门阀中人交织在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中,自然冲突不断。按理来讲很有意思,但其偏偏以第三人的视角,来写贵族的日常生活,要多细致,就有多细致。写几个人的感情纠葛,要多复杂有多复杂,最后几个女子差不多都死了。其实百转千回也不过黄粱一梦。最重要的一点,好多古字,而我偏偏想要知道他们应该怎么读,于是啃不下就将那本盗版红楼梦丢垃圾堆里了……
    这不怪我,不过作者的文章我是比较喜欢的
    小闲云:@北极仓鼠 谢谢😘
  • 墨安泊:喜欢你的红楼梦系列!🌷🌷
    小闲云:@墨安泊 谢谢😘☕
  • 单老师码字:更新太快了👍
    小闲云:@单老师码字 嘻嘻(♡˙︶˙♡)

本文标题:袭人:其实我所做的这一切也是因为贾府给了我“归属感”,而我侍奉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sz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