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言
我太太总是我的第一个读着。
刚写完《把话说到心窝里①》,她说:“太好了,应该叫爸爸看看。”
可是当我写完第二本,却说:“太好了,应该叫儿子看。”
我问她为什么这次是“儿子”,而不是“爸爸”?
她笑笑:“这里面不是讲的小两口吵架、夫妻唱和,就是办公室的斗争和商场上的讨价还价,当然应该给年轻人看。至于上一本嘛……很多教别人心直口快的东西,是爸爸的问题,所以爸爸应该看。”
细想,她说的还真有道理,第一本书里,我讲了许多说话的方法,甚至包括了重音、顿挫和三声,强调的是说话本身。
在这本书中则讨论了许多听话者的感觉,比如做一点事就邀功的反感,当着大家面问价钱的困扰,碰上少东家接掌公司谈上一代关系可能会产生的反作用,遇上难应付的场面怎样转移话题,甚至在台风淹水之后,如何揣摩房东的心理去要求减租。
也可以说,这本书,更深入地讨论了听众心理。
“把话说到心窝里”,一边是“说话”,是自己的话,是自己说话,一边是“心窝”,是别人的心窝,本来就是互动的,正因此,我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两本书一起看。
提前预告:第三本书“幽默篇”,里面有各种形式的幽默。但我不希望那是一本笑话集锦,而希望从“逻辑”、“语言”、“对比”、“惊异”、“联想”等不同角度,探索幽默的技巧。使幽默不仅仅是聪明人的专利,而是大家都能灵活运用的社交方法。
尴尬的场面需要幽默,死板的场面需要幽默,僵持的场面需要转进,仇恨的化解需要宽恕,战乱的时代需要爱。
阿富汗驻巴基斯坦大使扎耶夫,被问到:“神学式政权会不会从本.拉登集团弄到核子武器”时,拉耶夫一笑,“阿富汗连玻璃杯都做不成,哪有可能搞核武?”
多妙啊!即使在战争中,面对那么尖锐的问题,都能用“四两拨千斤”,不正面作答的方式化解。
所有内容来源于《说话的魅力》,作者:刘墉,每天坚持认真地看一章,已经看完前两部分了!(由于篇幅有限,部分观点我会总结汇总。)
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查找书籍《说话的魅力》,也可以和我一起共读,之前的章节也都可以在历史消息中查询。
现在有点期待第三部分……
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