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营-明清13\25||嘉靖家净

作者: 铃儿响叮当的Jane | 来源:发表于2023-02-14 15:30 被阅读0次

历史上的皇帝有的为政尽心,有的为图享乐,有的残暴易怒,有的懦弱怕事,可有一个皇帝,在中晚期时,醉心于得道修仙和改革礼仪。这个皇帝就是嘉靖帝,也就是明世宗——朱厚熜。

明世宗在位时间是明朝里最长的,总共45年。他继位之初也是勤于政务,整顿朝纲,推行新政。等到执政中期,国家太平时间太过久了,不需要打仗了,朝廷官员日益腐败,都失去了进取精神。就连明世宗也开始无所事事,便想着如何让自己长生不老。于是得道修仙的想法出来,让他每天只虔诚修炼。他每年要耗费20多万斤黄蜡、10多万斤白蜡、10万斤各种香。明世宗对于炼制仙药的鬼话深信不疑,为了取得长生不老的仙药,他还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命人到全国各地开采银矿,只因为他听传言,仙药必须要用所谓的“先天真银”这样的银子做成的银器盛装才有效果。

明世宗除了修道成仙,还对改革礼仪也感兴趣。他先后修建了泰享殿、大高玄殿等宏伟斋坛之所,花费银两高达数百万。为了恢复周代的“古礼”,他又耗巨资在北京修建地坛、日坛、月坛;把原来的太庙由“同堂异室”改为“都宫之制”。改建期间,国库紧张,他就挪用太仓银70万两、太仆寺银50万两。太仓银是供军事之用,太仆寺银是专门用于购买、饲养军马。但在挪用这些专款资金时,明世宗毫不犹豫。

等到明朝中期后,朝廷一直面临“南倭北虏”的局面,军事形势十分紧张,每年用在军事花费就需要500万两银。而当时太仓收入每年仅400万两,收入少于支出,使得财政赤字越来越大。明世宗却又想出一系列敛财百姓的措施:增加各地田赋银,让各地的百姓负担加重;出售国子监生的资格,如果学校的生员考核不合格,可以拿钱恢复原来资格;犯罪的官员可用钱来赎罪,并买回原来的官职。虽然看似财政上一时渡过了危机,可百姓却遭殃了,面对沉重的赋税,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而且那些买通官职的官员,一旦恢复和步入官场,他们便开始搜刮百姓,以求能够把失去的钱补回来。这样恶性循环,导致官场越来越黑暗。明世宗后来也意识到这点,但也无计可施,只能任凭事件越来越糟。

在明世宗做了一系列荒唐事情后,也有为官清廉,敢于直谏的大臣上书。比如一身傲骨,刚正不阿的海瑞。他对地方豪绅、达官贵人从来都不溜须拍马。他的这种耿直率真的个性,让他也把明世宗当作了批评的对象。海瑞曾上过一封奏折,上面指责明世宗在40多年的统治时间里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搞得百姓怨声载道。甚至拿嘉靖皇帝的年号当歌谣,唱着”嘉靖嘉靖,家家皆净”。这些毫不留情的批评惹得明世宗暴跳如雷。

对于海瑞的批评,明世宗能感受到他的肺腑之言。明世宗知道海瑞的话很直接,很真实。但作为皇帝,他的尊严同时也得到了侵犯,故而他把海瑞抓来,打了100大板后关进了大牢。

第8期书评影评写作特训营  第5篇,1122字数,共累积6462字数

相关文章

  • 陪伴营-明清13\25||嘉靖家净

    历史上的皇帝有的为政尽心,有的为图享乐,有的残暴易怒,有的懦弱怕事,可有一个皇帝,在中晚期时,醉心于得道修仙和改革...

  • 陪伴营明清11~嘉靖皇朝家家净

    嘉靖皇帝借大礼仪之争,以强硬手腕扳倒以杨挺和父子为首的文官老臣,在京城迅速站稳脚跟巩固统治。之后便放松朝政,在位4...

  • 陪伴营明清13~改革家张居正

    明朝那些首辅,明争暗斗、贪污腐败,比较起来张居正不但有作为,而且廉洁自律,应该算是首辅的楷模。他推行的改革使走上末...

  • 陪伴营-明清8\25||土木之变

    每个朝代都不缺贪慕虚荣的人,王振就是其一。他作为明朝第一位权宦,以一己之私,将明朝从巅峰掉落至悬崖。王振之前是落第...

  • 陪伴营-明清10\25||于谦被杀

    北京保卫战中,明朝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于谦在这场胜利中功不可没,立下了汗马功劳。大败而回的瓦剌再使阴谋,想以送英宗...

  • 陪伴营-明清11\25||南宫之变

    景帝即位不久,便废了太子朱见深,封为沂王。转而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不料,一年后,朱见济夭亡。但景帝仅有朱见济...

  • 陪伴营-明清12\25||弘治中兴

    明孝宗,即朱祐樘,在位18年,年号弘治。他虽是宫女所生,却也是皇子。曾有多位名家担任他的老师,如彭华、刘健等,因此...

  • 陪伴营-明清14\25||张居正辅政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他性格沉稳,有胆略。在明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就成了首辅。他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

  • 陪伴营明清01~明清印象

    明清两朝,距离相对较近,应该了解的也更多一点。但很惭愧,我对明朝的历史仅限于读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共七册,...

  • 陪伴营-明清25\25||光绪帝之死

    曾有预言说,光绪帝一定会死在慈禧太后前面。这话初听荒谬,可朝臣官员、太监们全都相信这个“预言”。 光绪帝,37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陪伴营-明清13\25||嘉靖家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ye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