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也就是我的同校师兄。每年放寒暑假时,我常到他家去玩。有时听他讲一讲学校里的典故,有时向他了解一些学习理科的经验,有时则什么目的也没有地闲侃。
师兄的旧书堆在他家东屋,满满地铺了一炕。师兄同意我可以随时翻阅。如果觉得哪本有用,也可以随时带回家去慢慢研究。
有一次,我在翻阅他的旧化学教材时,发现书的扉页上写着一句非常动人的诗:“伤心总是难免的,但你仍然要一往情深。”诗的下面写着一个人的名字——“苏冰”。我问师兄,“苏冰”是谁?师兄告诉我,那是他的化学老师。
我把那句美丽的诗和“苏冰”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装进了脑海。特别是那句诗,“伤心总是难免的,但你仍然要一往情深。”在这样一句美丽的诗的后面,究竟藏着一个怎样浪漫的故事呢?我把这句诗慢慢记熟,与此同时在心里一点一点地编织了一个与之相称的爱情故事。
师兄喜欢上了班级里一个温婉动人的女孩,两个人默默地关注彼此,默默互动,竟然有了几分相许终生的念头。然而在高中里,早恋是不被允许的。很快班主任老师就发觉了师兄与女孩之间的蛛丝马迹,接之而来的就是通知家长,棒打鸳鸯。两个人终于在一个飘着细雨的午后分手了。师兄的成绩从此一落千丈。特别是化学成绩,曾几何时,他的化学可是上过一楼通报表扬“小黑板”的全校前三名。为了挽回这个孩子的上进心,化学老师苏冰主动找师兄谈心。苏老师对师兄说:“伤心总是难免的,但你仍然要一往情深。你不能因为失恋而堕落,而是要更加奋发图强。我要是换作你,就会和女孩相约大学再续前缘。”师兄闻听,深受鼓舞。于是他把“伤心总是难免的,但你仍然要一往情深”这句话记在化学书扉页,作为鼓励自己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座右铭。师兄的成绩果然迅速反弹。他仿佛依稀看到,大学和女孩正同时站在不远的地方向他挥手……
我的故事其实完全是自己杜撰的。可时间久了,我竟然连自己也骗得当了真。仿佛在师兄身上,真的有那么一桩传奇的爱情故事曾经上演过。女孩固然是崔莺莺一样的大家闺秀,而苏冰老师也成了仿佛红娘一样替张生与小姐搭桥牵线的媒人。所以当我升入高二以后,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新任化学老师正是苏冰时,可以想象我的内心是有多么的震惊。
我向身边所有的朋友讲起苏冰老师与师兄的爱情故事。在朋友们心中,苏冰老师成了反对封建专制、反对禁锢爱情自由的斗士与英雄。而苏冰老师创作的那句——“伤心总是难免的,但你仍然要一往情深”,成了我们全班同学的座右铭。我的故事慢慢不知怎的,竟传进苏冰老师的耳朵里去了。也有同学跑去向苏老师求证故事的真伪。苏老师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儿,说:“我们班上的确有那么一对男孩女孩……我看到男孩因为失恋的打击,化学成绩一落千丈。当时我不知怎么来的灵感,一句诗脱口而出。伤心总是难免的,可你对化学要永远一往情深。”
得到苏老师的正版授权,我们对师兄的爱情故事更加深信不疑。高二下学期,班级里突然卷起了反对早恋的风暴。也许是班上的几对男孩女孩实在是太过分,在班级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就胆敢搂搂抱抱。有的男孩整个晚自习都坐在女孩座位前给女孩唱情歌。端午节的时候,所有恋爱的女孩都没有心思听课了。她们买来紫色的折纸,巧夺天工地为男孩手工制作风铃。而男孩们也当然要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他们破费所有零花钱去买巧克力,买鲜花,准备在端午节那天送给女孩,作为定情礼物。这样的风气慢慢席卷整个班级,而一些打算通过学习实现人生价值的真正的学子,实在不堪忍受恋爱男女的日复一日的骚扰。他们举报给班主任老师,甚至举报给教导处。班主任在受到教导主任的约谈后,当天晚上便紧急召开班会。他已下定决心要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根治班级的早恋问题。
一时间班级里面愁云惨淡。每天晚上下课铃响,都有男孩女孩隔着两排座位的遥远距离深情对望。他们含着泪,翕动着嘴唇,无声地倾诉衷肠。可他们已经不能再悄悄约会了,他们也害怕闹到叫家长的程度。他们只好像牛郎织女一样,隔着班主任老师划下的一道银河,泪眼相望,无语凝噎。
那段时间,老师为了鼓励大家重拾学习信心,要求同学们按照学号,每天安排一人在黑板上写下一句鼓励大家进取的名人名言。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或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又或者“知识就是力量”……可是突然有一天,不知是谁在名人名言栏里,竟然用粉笔骇然写下了那句“伤心总是难免的,可你仍然要一往情深!”
那天班级里的气氛怪怪的,谁都没有心思读书,大家的眼睛不约而同地望向黑板上同一个地方,仿佛那里盛开了一朵“战地之花”。巧的是,那天第一节课正好是化学。当苏冰老师夹着教案走进教室时,班级里竟自发地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苏老师在不经意间被大家的掌声鼓得莫名其妙。可当她回头看到黑板上的名人名言时,她会心地笑了。她转身把教案放在讲台上,然后像马丁·路德·金一样挺拔起了胸膛。她用澎湃地激情鼓舞着我们:“孩子们啊!谁又未曾经历过伤痛的青春呢?可是你们要记住,伤心总是难免的,但你们要永远保持一往情深。永远不要对自己,不要对学习,不要对奋斗,放弃信心。打起精神,孩子们,让我们以今天为起点,共同前进,相约大学。”
那是我终身难忘的一节课。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望着苏冰老师颇富感染力地挥舞着双臂。她个子不高,身材不胖不瘦,扎着简单的马尾,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她看起来那么瘦小,可又显得那么高大。她的语言干脆有力,我觉得,我们全班同学都被她感染了。有一种叫作激情的东西,正在我们每个人的胸膛里燃烧。
直到很多年以后,我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才在苏州南环高架桥项目部技术室的电脑上听到那首李宗盛作词、陈淑桦演唱的经典歌曲《梦醒时分》。我听到了那句耳熟能详的诗,那句曾鼓舞了我们全班人共同奋进的诗。“早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李宗盛的歌词与苏冰老师的诗相比,虽然只有一点微小的偏差,但战斗精神则千差万别。“你仍然要一往情深”,表达了战斗到底的勇气与大无畏的精神;“你又何苦一往情深”,则表明了放弃的想法,似乎认为不值,认为沮丧。那不是我所熟悉的态度。我心想,李宗盛算什么情歌教父?
多少年后,我终于想起要拨打师兄的电话,战战兢兢地向他求证化学书上的爱情故事。师兄愣了半天,他一时间根本反应不过来我到底在问些什么。等我好不容易调动起所有的语言功能,把问题讲清后,师兄大笑着回答:“你可真有想象力!我高中时哪谈过恋爱啊?要是真谈过就好了!要是真有那么个让我动心的女孩就好了!”“可是你书上的名言……”我不甘心地问。“那就是《梦醒时分》的歌词呀!”“可是……我看和《梦醒时分》的歌词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当初没记清楚,写错了嘛!”“你怎么可以写错?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在歌词下面写苏冰老师的名字?”“化学老师的名字就叫苏冰!把化学老师的名字写在化学书上,这事儿不正常吗?”
挂了师兄电话,我瞬间觉得自己的青春已经不在了。我的整个花季雨季,都被自己编织的谎言所贯穿。我曾那么笃定、那么忠诚。我像一个虔诚的教徒,拼尽全力呵护着自己的信仰。我甚至还带动全班同学和我一起坚守,谁要胆敢触犯我们的教义,我们就和他斗争到底。然而滑稽的是,如今我们的信仰依然浩气长存,但是我们无比笃信的宗教却已经不复存在。教堂里的大法师当着我的面脱掉衣服,他说:“我要回家带孩子去了。或许我还可以找一个做服务生的养家糊口的工作,谁知道呢?你也别傻站着了。我宣布,解散!”
唯一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明明是我编出来的爱情故事,可苏老师却会积极响应呢?为什么在她的记忆里,也有那么一个类似的爱情故事呢?为什么她也坚定地声称,曾对着某个孩子讲过那么一段深情的诗句呢?难道是苏冰老师在欺骗我们吗?还是真的有那样一个天衣无缝的巧合呢?
可惜这个秘密,我已无法继续深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