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
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1.存在等于被感知。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这般存在着。简单来说,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得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一些人有清晰的自我,他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另一些人没有清晰的自我,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2.评价不是看到。看到,必须是心对心,感受对感受,是心灵的呼应,而不是头脑对心,更不是药物对心。虽然药物会作用于你因渴望感受被看到而不得、而恐惧、而绝望、而愤怒的种种感受,但因它看不到,所以治标不治本。
3.存在=被感知。相应地,不存在感,就源于感受没被感知。这有多种方式,常见有三种:忽视、双重矛盾、僵尸化。
4.忽视很简单,最初就是妈妈或最关键的抚养鞋,没有精力、没有兴趣或没有能力看到你。
极端忽视,会导致极端的不存在感,它集中体现为一种致命的羞耻感,生而为人,对不起。从来没有被爱看见,于是存在本身就是错误。
极度可怕的忽视,会导致一个极度矛盾的状态,我无比渴望被你看到,不被看到等于死,可被看到的那一刹那,我也觉得要死。
5.双重矛盾。它的意思是,你既不能做A,也不能做—A。双重矛盾称为双重束缚,准确的表达是,表面上,父母或亲人希望你做A,但你真做了,他们不高兴。内心里,他们其实是希望你做—A,但你若做了—A,他们可能会更不高兴。双重矛盾的源头,是一个人内心的分裂,也即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意识上,他们处于A端,可潜意识里,他们处于—A端。处于A端时,头脑接受,但身体和心难受,处于—A端时,身体和心顺畅了,但头脑不接受。
6.僵尸化,意思是父母希望你一动都不要动,你的活力仅体现在执行父母的意志上。他们希望你只是他们手脚的延伸,而不要有任何自由意志。
7.忽视,双重束缚和僵尸化,以及其他破坏你感受的招数,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在婚恋关系上,在工作以及社会中都可能存在,都会破坏一个人对自己感受的信任。这些招数很复杂,而你的招数可以很简单,信任你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