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由于“经、孕、产、乳”等生理时期对血的消耗非常大,可以说是最容易贫血或血虚的人群之一。中医有“女子以血为本”之说,而且不同时期,女性的补血方法各有侧重。

1、经期
女性每月一次的月经看似对身体并无大碍,可日积月累下来会让女性流失大量血液,这对她们的身体也是一种损伤。
养血要成为女性的日常习惯,尤其是经期前后,女性应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功能”的食物,如豆制品、鱼、虾、蛋类、花生及新鲜果蔬。

不少女性经期时容易焦躁,中医认为,人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易耗心血,因此女性平时应保持心情愉悦。
血虚表现较重或患有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的女性,除通过日常调理来补血外,“药补”也要跟上,黄芪、人参、当归等补气养血效果都很好。
2、孕期
女性孕期容易贫血,主要是因为女性怀孕后体内血容量增大,营养摄入会比以前更多。同时,十月怀胎,女性不但自身需要血液滋养,胎儿也要靠母体血液生长。

尤其是孕晚期,胎儿对铁的吸收量加大,女性更易贫血。若不及时干预,容易出现早产、胎儿发育迟缓的状况,因此女性在整个孕期都要补血。
除了平时多吃含铁食物外,还可以多吃黄芪炖母鸡,桂圆红枣粥等。
3、哺乳期
哺乳期女性分泌的乳汁来源于血液,产后女性由于哺乳常会阴血不足,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咽干口燥等症状。如果女性在这个时期贫血,其分泌的乳汁中含铁量就会降低,婴儿的营养补充会受到影响。

可以多喝两款产后补血药膳:
猪脊骨鸭血汤:用猪脊骨、鸭血、当归和黄芪熬制成汤。
党参乌鸡汤:用党参、红枣和乌鸡熬制成汤。
4、更年期
女性绝经前后雌激素水平波动,容易导致机体功能紊乱,通常伴有失眠、健忘、盗汗、腰膝酸痛等症状。中医认为,这些大多是肾阴虚所致,调理应从补气养血、滋阴补肾做起。
建议处于这一时期的女性要做到:
1、均衡饮食、荤素搭配;
2、保证充足睡眠,以补充精力和体力;
3、心情烦躁时可以看书、听音乐,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来缓解不良情绪;
4、时常按一按三阴交,能调和气血、滋阴补肾。
5、老年期
血能滋养脏腑,维持机体器官正常活动,老人由于机体生理性衰老、脾胃功能低下、血液生化不足,也是贫血高发人群,尤其以血虚为主。
因此老年人要格外重视补血养血。

建议用药膳和艾灸补血
女性作为易贫血的人群,平时一定要注重补血,除了食疗之外,日常还可以用艾灸补充气血,增强抵抗力。

不过要注意的是,经期和孕期需要谨慎艾灸,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