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本北海道见闻—5.15和5.16为什么没状态也要装作很幸福?

日本北海道见闻—5.15和5.16为什么没状态也要装作很幸福?

作者: 漉真的后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17-12-22 10:08 被阅读16次

在日本的旅程一下飞机就购物,这样的行程让人无语。

好在劳顿一天之后,晚上在二世谷hilton酒店有舒服的温泉可以泡,酒店建在山谷里,晚饭后在树林里散散步,换上浴袍后直奔热汤,简单的清洗一下身体,慢慢的把身体放进温泉里,心跳在一点一点加速,浑身热起来之后勇敢的走向了室外,在露天的环境下,再次把身体泡在热水里,湖水和温泉连为一体,不远处是茂密的树林。

人在安静的时候,很容易感受到大自然的善意。水是热的,风是凉的,空气是甜的,眼睛里的颜色是绿色的。但这样的时刻往往也很短暂,很快就会被旁人叽叽喳喳的谈话打扰,迫于无奈,为了合群也好,或者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动机也好,我也很快加入了叽叽喳喳的队伍。

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叽叽喳喳的聊天声回荡在树林里,愈发让人觉得环境空旷。

第二天起个大早,和研姐约好去散步,昨晚到酒店时天色已晚,清晨时分,才看清周围环境的全貌,高高低低的树掩映一片被开发的高尔夫球场,冬季用来做雪道的山坡上,长出了一片片苔藓和小蘑菇,半山腰上,还能看到雾气之下努力的太阳,拼命的发出光芒希望被我们发现,却无奈升的越高,雾气越大,越发看不到。

直到日本之行结束了,我才惊觉,每天清晨散步的时光,才是最让我放松愉悦的。

换个地方散散步,日本也好,国内的风景区也好,都好像没有太大的差别,空气,植物,温泉也就那么回事儿吧,没状态是真的,但是这样的情绪如果释放出来除了会让自己很沮丧,无法尽情享受假期以外,还会影响到别人的心情,于是我习惯性的决定,索性假装自己很幸福。

5.15的行程很普通,先是去大小沼国定公园,稀稀拉拉在湖边拍了几张照片意思一下,午饭后去了五陵郭公园,由于时间不凑巧,正赶上樱花已落,再加上天气湿寒,公园里面游客稀少,只能站在那里想象一下繁华尽开的场面,最后站在一棵还开着花的晚樱下留影,除了摸了摸公园设计者铜像的脑袋(据说摸了会变聪明,游客们都给摸的包浆了)之外,没记住什么特别的东西。

然后平淡继续,急匆匆赶到拖拉比斯契诺女子修道院,我自诩是基督徒,这个景点确实让我感受了一把什么是肃穆,但是毕竟是隔空观物,没有特别深的感受。修道院内也有一些漂亮的风景,我除了拍拍照也无事可做。

当天的最后一个景点元町公园和函馆山夜景连在一起,在元町就能看见海,岸边游集装箱,还有海里的船舰,天空的的海鸥鸣叫,特别像是日漫《魔女宅急便》里面,琪琪从小就喜欢海,离家之后骑着扫把飞翔在海面上,和海鸥们亲热地打招呼的地方。
随了大流,坐上前往函馆山的缆车,没上升多久就进入了雾中,到了山顶一看,原本能俯瞰日本海和太平洋交界的位置被浓浓的大雾掩盖,什么都看不到,超级失望,这是真的,难过的我连涨照片也没拍。

遗憾无比,又恰逢雷暴天气,山上也不能久留,一行人只能悻悻地返回。

晚上还是有温泉可以泡,但是湖光山色总归是比较类似,,加上今天的景点太让人失望,温泉也没什么劲,装不下去了,泡了泡意思了一下,整理好就回房间了。

第二天清晨又出去遛弯,清晨的森林里流水潺潺,走在地面的苔藓上软软乎乎的,脚都整个陷下去,地上的蜗牛时不时出现几只,像极了我小时候长大的校园,雨后总是能看见各种生命。

毕淑敏曾经说过的:“人是自然之子。”

身处大自然,在能感受到最直观的生命,天然的氧吧里,没有喧嚣,没有雾霾,只有心与自然和谐的律动,我不禁暗暗期待今天即将开始的行程。

大巴车发动之后,先去登别的地狱谷,说是地狱,其实就是火山喷发后的遗迹,山谷里冒着白烟,岩石的颜色五彩斑斓,山谷中心处有一口间歇泉,据说是2-5分钟会喷发一次,我冒雨在泉边静候,十几分钟过去也没有喷发,心中失望,周围的朋友们也很失望,我便说:“也许是我们这么多人盯着看,它害羞了。”或许稍稍缓解了大家的心情。

没有状态,不仅是因为身体疲惫, 还有天气阴沉,景色不惊艳各种因素加成造成的。生活中我也经常有“不在状态”的状态,可我都是如何克服的呢?任由这种状态存续,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么?

或许曾经有吧,也没想过怎么克服,都是顺其自然的。

从我青春期开始,我的人缘就一直不怎么好,童年时期养成了那种天不怕地不怕,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因为在初中时期被群体孤立之后荡然无存。从那时起,我开始无比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逐渐的变成了一个容易被动摇的人,注意力很难集中,下决心不够果断。

我一度被家人称作“任性”。青春期时期脾气很差,经常与家里人起矛盾,我那时候怨恨自己的父母,觉得自己没有朋友都是他们没有教会我如何与别人相处造成的,我小心翼翼的维护与朋友的友谊,却常常被父母轻视。他们认为,我“应该”和优秀的人交往,然而那时,校园里“优秀”的人并不愿意与我有瓜葛。

他们以为,只要把我和“优秀”的人放在一个空间里,我们就能成为朋友。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努力考了平行班里的第一名,被调剂到尖子班里,但当我一个人搬着桌子站在那个装满“优秀”的屋子门前时,旧时的好友看到我满眼的轻蔑,不屑地说:“就连你这样的人也能来这里了。”那时我觉得,内心的这个伤口此生都无法愈合了。

我在那个“优秀”的地方收获了很多,成长了许多,带着满身的伤痕。

最有用的一个收获就是:学会了伪装自己。

那是一套尖子们惯用的伎俩。明明没日没夜学习,嘴上却说“什么都没看”,明明考了第一,却满嘴说自己“没考好”,明明不喜欢某人,表面上却称兄道弟,背后又去老师那里打小报告......现在看起来小儿科的种种,我都不想再多描述一个字。

但是,我都学会了,学会了并不代表认同。成人的世界里,伪装只会比这更严重。优秀的人,各方面都会优秀,也要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每当我想起那段时光,都觉得无非就是长了许多心眼,学会了掩饰和压抑。而且我再也不愿意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暴露给别人了,因为“优秀的人”还要学会保护自己。

当我回过神来,我们已经走过了洞爷湖,到了昭和新山熊牧场,我思绪乱飘,熊牧场里无非也就是几个活动场地里有活的棕熊若干只,这种动物蠢笨而且凶残,还是个庞然大物,激发不了了我心里的爱。

牧场里的管理员把熊按照年龄分开圈养,入口处是小奶熊,之后是9岁左右的中年熊,最里面是3-4岁的青年熊。正当我们兴致勃勃给他们喂食的时候,圈里的几头黑熊竟然开始交配了!旁若无人地做着不可描述的事情,站在外面投食的我们十分尴尬,扔光了手中的吃的就立刻捂眼离开。

这算是今天最精彩的一个点了。多么原始的欲望,多么坦诚的表达!哈哈哈

等到酒店的时候,天色还早,大吃一顿之后散了步,洞爷湖是一个度假区,湖边都是各种度假酒店,但都比较老旧,因为毕竟处在活火山附近,25年的喷发一次频率下,确实不值得花太多的钱在上边,但是湖边有很多有意思的雕塑,还有一个公共温泉泡脚池, 名字叫“洞龍の汤”,洞爷湖的守护者就是洞龍,“汤”在日语里就是热水的意思,我们在此处泡了脚,十分愉快,有的人还赤脚走回去。

状态是什么呢?年轻的时候不觉得,因为很容易让自己维持在一个比较好的精神状态下,稍微年长一点,就更能感受到身体的极限,自从3月底的博士考试后,我情绪一很低落,再加上百事缠身,无法突破,成绩也很不好,觉得给自己家的担子太重了,似乎是做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最近也面临着人生重大的选择,我的人生现状其实很像函馆山上的景象,本应该清晰地看到地峡上的万家灯火,左边深蓝色的日本海和右边蔚蓝色的太平洋,却因为大雾笼罩,什么都看不见,能够感受到的只有迷茫,还有莫名的恐惧,生怕往前走一步会坠入深渊,更怕自己莽撞走错路方向。

“人生就是一个偶然决定另一个偶然。”龙应台如是说。

没状态就是因为厌倦了吧,再怎么假装那也不是真的自己,装什么装,装给谁看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本北海道见闻—5.15和5.16为什么没状态也要装作很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us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