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详解 47

作者: 故垒千堆雪 | 来源:发表于2018-06-30 00:26 被阅读9次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47)作者:缠中说禅

子曰: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杨伯峻:孔子说:读书三年并不存做官的念头,这是难得的。

钱穆:先生说:学了三年,其心还能不到谷禄上去的人,是不易得的呀!

李泽厚:孔子说:学了三年,还没有做官的打算,这很难得。

详解:上面以及通常的断句都是“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按这种断句解释的逻辑,难道百年学,不至於榖,更不易得也”?正确的断句应该是“三年学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何谓“至”,就是尽善尽美,“不至”,就是没有达到尽善尽美。上章中孔子说:“无论古今,真正的学问与学人,都不离“内圣外王”、“为己为人”的一体之学”。这种学问,不单单是书本上的,更重要的是在当下的实践中对照、校对。因此,三年学而达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那么这算不算一事无成呢?孔子不认为这样,只要能“於谷不易”,就算有所得了。

何谓“於榖不易”?“榖”,由于现在用简体字,都写成“谷”,就和山谷的“谷”给混在一起了。而通常把这里的“榖”解释成粮食的总称,进而引申为俸榖。其实,这里的“榖”应该解释为“生、活着”的意思。《诗经》里有“榖则异室,死则同穴”,就是这个意思。“於榖不易”,就是只要活着就不改变,一生不变,“易”是改变的意思。

“学”,有一个退转的问题。

“三年”,只是一个约数,不是实指三年,三五年、或七八年,甚至三、四十年,很多人的“学”就全变了,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达到不退转的地步,为五斗米折腰去了、为名色折腾去了、为新嘲玩意忽悠去了,他的学,并没有一个不退转的根基,风向一变、环境一变,全变了。学,虽然还不能尽善尽美,但在根本上透脱了,在根本上通达了,才有可能不退转,才可能“於榖不易”,这种状态,是“学”的一个重要的位次,是学有所成了,所以是“得也”。而没达到这种对“圣人之道”之“学”不退转、“於榖不易”的状态,是不能算“得也”的。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孔子说:多年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虽然不能达到尽善尽美,但能对“圣人之道”的“学”达到一生不退转的位次,这才算是“学”有所得啊。

<lunyu>  <00>  <46>  <48>

相关文章

  • 论语详解 47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47)作者:缠中说禅 子曰:三年学不至,於榖不易,得也。 杨伯峻:孔子说:读书三...

  • 论语详解 12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2)作者:缠中说禅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详解:这句话,《论语》成书以来...

  • 缠中说禅《论语》详解读感

    缠中说禅的《论语详解》一共七十七篇,读完后的一些感想。 肯定有人读了他的详解系列后,觉得自己以前从没真正读过《论语...

  • 论语详解 13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3)作者:缠中说禅 子曰:有教无类。 详解:“无类”,就是“不相”,这一章,就...

  • 论语详解 07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07)作者:缠中说禅 《论语》,中文第一书,其开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 缠解论语007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07)作者:缠中说禅 《论语》,中文第一书,其开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 HTTP头部全罗列

    title: HTTP协议详解(二)date: 2018-05-18 18:16:47tags: HTTP头部全罗...

  • 论语详解 09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09)作者:缠中说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详解:“闻圣人之道”,...

  • 《论语》日日谈 第47期

    《论语》日日谈 第47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21期 【原文】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①:邦无道,则愚...

  • 学习《论语》(47)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孔子说:“野蛮之地都有君臣上下的礼仪,不像中国早已经把君臣礼仪置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详解 4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vz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