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的教学是从充分理解学生开始的

好的教学是从充分理解学生开始的

作者: 读书的老王 | 来源:发表于2018-03-03 12:13 被阅读0次

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

-----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十五

提到建构主义我们都不陌生,学这一章节前我还有些莫名的兴奋,因为对建构主义一直一知半解,但是在应用教育理论时必谈建构主义。诸如:创设情境,学生为中心,合作学习等等。

“建构主义”基本上是一种知识论。主张:一切的知识都是学习者在作用于多样的现象,并从其自身的经验中引出某种意义之际,由每一个学习者主动构建的。换言之,学习者是通过自身的主体性知识建构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来形成新的认识。建构主义强调,重要的是在认识的形成过程中对于外在的认识对象不是“发现”,而是“建构”。因此,不能认为客观现实是同我们的认识活动无关的独立存在。

皮亚杰是个人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个人建构主义看来,作为主体的个人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能动地交互作用于作为客体的环境,从而变革、建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这就是学习和发展。皮亚杰的个人建构主义强调,尽管个体是在同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中以所获得的经验为线索,但终究个体是通过自我控制和变换认知结构,自发地形成自己内部的认知体系的。

社会建构主义“对于知识是如何形成的,知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广泛接受的前提发起了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视点”。卡米伊和科布、亚克尔等人发展了皮亚杰的个人建构主义,在他们看来,认识并不是交互作用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归根结底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发生的。建构主义从个人建构主义转向社会建构主义,其理论射程从个人扩大到社会与文化。

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人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见解与知识的。社会建构主义受到两种理论的支撑。其一是社会心理学家格根的“我沟通,故我在”的理论,“网络化社会”的今天,个体知识和孤立的个人主义已经无从应对了,因此,主张基于相互合作的问题解决和必要的知识的社会建构。其二是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在作为成人的教师和一定的专家指导下,而且在有更高能力的伙伴存在的场合,能够提升到更高的发展水准。儿童往往是通过模仿得到学习的,而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比单独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儿童在学校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此。我们思考教育与发展的关系的基本前提就是:“只有当教育走到发展之前时,才是好的教育”。

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的一个根本观点----“学习主体的能动的知识建构”。知识的生成不是单纯的个体内部的事件,知识是通过大量心智的辩证的交互作用而构建的。要重视对话的交互作用过程。巴甫琴说:“真理不是在个人的头脑中产生,而是在对话交流中追求真理的人们之中产生的。”

社会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于国际教育界的。

社会建构主义提醒我们,学习不是“个人头脑中的符号操作,学习是同环境、他者协调,构筑知识的行为”,是“人们不断地相互合作的社会过程及社会交互作用的产物”。而课堂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以对话为媒介的交互作用的文化实践活动”。因此可以说,全面把握课堂教学的认识价值、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前提条件。

社会建构主义提醒我们,“智能不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之中,而是分布于环境与他者之中的”。“当教师把自己加工的强加给学生的时候,我们就剥夺了学生创造知识和理解自身的机会。”因此可以说,确立“对话文化”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基本条件。“从独白走向对话”,从“个体式学习”走向“合作式学习”。

社会建构主义提醒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各自能动地进行信息搜集,在各自的情境与语脉中建构的。教学不是单纯的记忆信息,而是搜集适于情境的信息,并同既知知识关联起来重新构建的”。因此可以说,“远离学习(心理)理论的教学理论是没有价值的。这就要求教师适应学生甚于学生适应教师,这才是教师的工作”。好的教学是从充分理解学生开始的。教师在教学的适当时机扩充或是变换学生的思考,提示思考方式、进行实验,诊断性地介入学生的思考活动。教师要转变角色:第一,尊重并理解每一个学生,同时理解每一门学科。第二,必须给予学生深入学习自选课题的时间。第三,为使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关于课题的解读,必须展开广泛的合作学习。第四,教师不仅要把学习过程模型化,而且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经验,教师必须是学习者。

这一章断断续续读了一周,信息量太大,读写很辛苦。但收获很大。

2018.03.02

相关文章

  • 好的教学是从充分理解学生开始的

    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 -----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十五 提到建构主义我们都不陌生,...

  •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精熟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进入更高难度的学习阶段之前,应充分理解之前所学习的概念

  • 余映潮:谈阅读教学好课设计(一)

    所谓好课,就阅读教学而言,就是充分利用课文、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课。 好课,是有知识性的课,有训练性的课,...

  • 教学,以“学生”定“生成”

    教学,以“学生”定“生成” 1.基于学生起点 “充分相信孩子自我学习能力,是能理解知识的。” 翟志宏老师在《三位数...

  • 《财务分析》观摩课心得体会文章

    《财务分析》这节课教学的主要思想是:利用提问,课堂讨论区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具...

  • 新型学生观

    新教学理念下的学生观强调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

  • 教学质量分析

    针对上学期教学上的问题与不足,我分析自身原因如下: (一)教学准备不充分。包括分析学生不充分,分析教材不充分。 (...

  •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1)

    第一讲 “好课”设计的五项基本要求 余老说,所谓“好课”,就阅读教学而言,就是充分利用课文、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

  • 《什么比猎豹奔跑的速度快》教学反思

    《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谈到好课要做到“两个充分”,即充分有效地利用课文,充分有效地组织学生实践活动。 ...

  • 如何在深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摘要】“深度教学”是基于知识本质的教学,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实现数学学科核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的教学是从充分理解学生开始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yt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