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无法公开的求职信

作者: 作一滴水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18:52 被阅读239次

自参与审稿以来,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端正,但凡接受的文章,会习惯性点评一句;对于拒绝文章,会发去温柔的拒稿简信。偶遇刁难之人,必会耐心解答,详细解读。多有于心不忍,重新收录之稿。几近八十余日,无人质疑审稿能力。

但世间万千,总有不服之辈,定要挑你毛病。前几日,一枚号称拒绝了“社会热点”主编之职的陌生人,在被我拒稿之后大放厥词。我并未与其争论,只是表达学习之意,继而各自散去。

今日整理电脑,发现上回应征副编的请示还在,为免后续继续被人怀疑,以为简书业余小编“来路不明”,现将当时的“求职信”原原本本奉上,敬请各位文字爱好者监督指导。参与专题审稿,经过长达两小时微信面试,标准严格,程序正规,不亚于求职应聘。


原标题:关于应征“上班这点事儿”专题副编的请示

专题主编及各位副编前辈:

为进一步维护简书及本专题和谐,提升专题文章质量,扩大专题影响力,打造优质简书专题品牌,使“上班这点事儿”成为在校学生的指南针、在职人员的教科书、创业人员的咖啡机,充分发挥个人空余时间多、工作经历杂、文字功底深等优势,更好的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特申请应征专题副编一职。

一、基本情况

简书ID:作一滴水

简书主页:

http://www.jianshu.com/u/6a280fca1786

微信昵称:作一滴水(highjoylove)

空闲时间:除了以下时间之外几乎所有时间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4:00-17:00

当然,上班时间做“上班这点事儿”也是无妨……

还有,寒暑假期间不受时间限制。

二、自我介绍

简书文章是最好的自我介绍。写了篇文章《三个形容词》,其中评价自己的三个词是:善良、脸皮厚、嫉恶如仇,形象的描述了自己十几年的性格特征。还有一篇文章写了自己的三大爱好:美食电影与写作,厨子导演刨书匠

长年从事公文写作及理论研究,最近有篇文章上了《求实》,但其他刊物均无文章发表。个人评价:任何文章,写到最后都成了议论文。写作感悟:任何文章,都可以按照议论文套路写。

三、意愿想法

尽一份薄力,维护网络清明,纠正写作陋习,加强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参考。不漏掉一篇好文,不放过一个“混子”。

关于专题,有三条建议:

一是区分对象。按照在校学生、在职人员、自由职业者三个层次进行分类,创业人员建议划归“创业”专题。不同对象,阅读重点不同,文章类型不同,阅读习惯不同,阅读体验也不同,因而推送内容便不同。

二是划分时间。根据不同对象,在不同时间段推送不同内容文章。比如上班时间多以聊员工培训、工作方法、同事相处等话题为主;早晚高峰多推荐某某清单、谈判技巧、说话艺术等提升个人能力的知识点。晚上及休息时间,聊一些职场趣闻、办公室恋情之类的轻松话题,不失为好办法。

三是突出重点。虽然关于上班的内容很广,但简书中相关专题也很多,有程序员、有工具癖,还有@IT互联网等等,如何将交叉性内容剔除出去,仅留下有益于上班过程中交流提高的相关文章?这是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内容太广容易变成杂货铺,过于具体容易成为HR的独角戏,如何按照目前的专题定位严格控制,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未来发展

目前的个人状态是:日常写公文,业余写小文。如果得空可以审审稿,其乐也融融,其意也深深。

对于个人来讲,目前所在的单位可以干到退休,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同志,也就足以。对于咱们专题来说,与一些培训机构联合举办在线课堂、线下交流等活动值得尝试。但如果仅靠一些微信群、社区活动,则没有新意。

忘了补充一句,身边就有一位资深HR,相关专业问题随时可以请教。

以上便是个人申请,妥否,请批示?

最后,祝愿“上班这点事儿”早日成为一个人敬人爱的专题。

申请人:作一滴水

2017年6月19日


以上,便是原始的求职信,按照写公文的套路。后来经过面试、等待,终于收到被“录用”的消息通知。在实习一个月后,提前转正,由“实习副编”晋升为“副编”,几多辛苦几多快乐。转正那一天,我写了篇《你好,我是拒稿机器人》,当作总结报告。

如今看来,如果没有这封极具诚意的求职信,或许不会被主编大大看到。由此可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及时抓住每一次机会,才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

等到审稿一百天时,或许我会写一篇《你好,我是拒稿机器人2.0》。而等我日更两百天时,我却不知该写篇什么。

还有十五天,应当好好思考一下。今晚又加班,恕我偷懒,没有写篇新作。其实,私密文章里还有几篇,暂且留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封无法公开的求职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zi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