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文学空间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
从《击壤歌》到《古都》,朱天心对“台北记忆”的执着!

从《击壤歌》到《古都》,朱天心对“台北记忆”的执着!

作者: 夏欲诗文字坊 | 来源:发表于2025-04-07 16:10 被阅读0次

朱天心在《古都》中,反问道:难道,那些记忆都不重要吗?从《击壤歌》到《古都》,书写记忆似乎是主旋律。朱天心总能从眼前的细碎日常处着笔,精准捕捉到历史及时间所留下的痕迹,清晰梳理来自她独家的“台北记忆”!而一切记忆的触发,都来自日常的真实感受,或者我愿称之为感同身受。

1、

关于城市的书写,什么样的书写才有分量?

当我们习惯于走马观花的所谓旅游,不过止于粗略打量高度同质化的现代城市建造,而选择从文学作品中一窥城市的独特风貌,显然生动有趣得多!因为字里行间融入了作家作为普通居民对城市的独家记忆与思考!

与乡村的浓缩时空相比,城市具有比乡村更加开放包容的空间与时间。在书写上可以包括更加丰富的群体和思潮,将呈现另一番气象!

关于书写城市的作品,在我的阅读记忆中并不少见。武汉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成都有李劼人的《死水微澜》,上海则有王安忆的《长恨歌》、金澄宇的《繁花》和虹影的《上海三部曲》,北京则有老舍的《骆驼祥子》、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李敖的《北京法源寺》等!

《击壤歌》和《古都》都是聚焦台北市的作品,一座城市在作家笔下复活。只是朱天心无意讲述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完整故事,她将主人公看似各种无端涯的记忆巧妙串联起来,在介于散文与小说的文体之间,自由跳跃着表达。而在其它城市书写者的写作中,人与故事具有鲜明个性色彩,如《长恨歌》中的王绮瑶、《北京法源寺》中的“戊戌六君子”、《金粉世家》中的金燕西和冷清秋、《城南旧事》中的英子,主要由“人”肩负起为城市代言的重任,以此勾勒出城市的文化轮廓。

《古都》无所谓塑造典型人物,朱天心弱化了对人物的塑造,收录的短篇及中篇小说都将关于城市的记忆感受作为重心,任意延展和发挥,以一种汪洋恣肆的蓬勃之姿,展示不同历史文化对台北形象的塑造与雕琢!

2、主观个人记忆与客观历史记忆的印证!

集体比个人更重要么?历史比主观更重要?

当我们习惯了笼罩于社会的集体宏大叙事之下,也就会渐渐放弃通过个体构建独特个人记忆的努力。

这就好比说,天花乱坠的营销广告其实目的都只为打开你的钱包,而你却还甘愿在短暂的快乐中贡献夸张的表情!我们在习惯同质化的洗脑肤浅游戏之后,也会渐渐忘记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吧!

失去个性,等于自甘堕落?继续保持个性,又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而写作,也许是保存作家独特个性的一种有益方式,因为创作是不会老的,可以一直保持旺盛的青春之姿。就像朱天心本人嫉恶如仇的鲜明个性,从《击壤歌》到《古都》都是一脉相承的!

台湾历史的复杂性,不必赘述。当我在宏观历史叙述背景下,阅读台湾本土作品时,其实也心存私心,我想了解作为在台湾出生的“外省人”二代的朱天心,是如何看待汹涌的历史浪潮的?

《古都》中,从日本京都到台北,有着许多相似性,从城市规划到布局都高度重合,台北多处街巷的命名都是明显照搬京都取名的。但朱天心抛开了政治立场,只是通过自己作为普通居民的日常漫游来完成对主观记忆的描述。

你说这些记忆不够客观吗?你说这些记忆不重要吗?

如果所谓的客观历史记忆不能被纳入主观个人记忆之中。那么,那些历史也就不再具有意义,而是成为可以被随意篡改的官方发言稿。

个人与历史发生的亲密接触,才是城市真正的文化底色。

其实在官方记忆之外,个人记忆要诚恳朴素得多。毕竟是出于无目的而为之,毕竟是任何其他人都无可替代的独家专属记忆。我想,这也是文学存在的生命力所在!

相关文章

  • 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

    我常常想念五月里的下雨天,把世界刷得凉凉绿。 ——朱天心《击壤歌》 虽然从节气上看,立夏已久,但我们似乎仍在春末夏...

  • 在家安静,四本严肃文学推荐

    我理解朱天心为什么在《击壤歌》再版又再版的自序中说自己也不敢轻易回头翻看。那样赤诚激烈的年少期许,无论如何奋勇,似...

  • 谁的青春不张狂——读朱天心《击壤歌》

    1 散文集《击壤歌》,作者是台湾的朱天心,1958年生人。 该书畅销数十年,印发数百万。誉之者,称它为“红楼梦前八...

  • 摘录

    骑马是件累人的事,立志也是件累人的事,不过我还是不担心,风起的时候,我自又会有番大志的。(朱天心 《击壤歌》) 行...

  • 2022-09-25

    摘录:骑马是件累人的事,立志也是件累人的事,不过我还是不担心,风起的时候,我自又会有番大志的。(朱天心 《击壤歌》...

  • 《击壤歌》

    何谓《击壤歌》,且问度娘才知。“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人击壤而歌。” 摘录《击壤歌》: 日出...

  • 美人如玉剑如虹,读朱天心《击壤歌》

    曾经最喜欢的杂志是《港台小说选》。所有的对于港台小说的热爱来自琼瑶。再后来有段时间痴迷于选刊,于是重新回到港台小说...

  •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译文 太阳升起就去耕作田地,太阳下山就回家去休息。 ...

  •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译文 太阳升起就去耕作田地,太阳下山就回家去休息。 ...

  •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击壤歌》到《古都》,朱天心对“台北记忆”的执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kzv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