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理财呀,很多人的第一意识,就是问俊杰买什么产品,有什么推荐呢?俊杰心里想说高收益永远是伴随着高风险的,我们也要考虑到,推荐人说的高收益,里面的风险我们是否能承担。再说,如果有一个项目或产品,收益又高,风险又低,估计有时间推荐你的人,都先自己做好了,也不一定愿意告诉你~~记得别人的推荐,比如银行理财经理,或者亲戚朋友,是不会对你的钱负责任的,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钱负责。任何时候都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以后,进行理财产品的选择,而不是道听途说。我们更加强调的是,教会大家分析的方法和思考的逻辑,然后从生活中实践起来,帮助家庭做好理财规划。
回到理财这个问题上来,你说我买了一个保险产品,是算理财吗,答案是肯定的。你说,我买了一个股票,也是理财吗,也是。理财的结果,我们当然是希望,通过理财,然后财富不断地积累。但是归根到底,我们的理财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人生更加幸福,而不是单纯让钱不断增多而已吧?那么我们人生幸福与否,从客观层面和理财规划的角度来说,与我们人生必然经历的四座大山,在如期发生的时候,能否承担目标状态下应该支付的费用,就可以判断我们的理财规划是否成功了。
人生必然经历的,所谓的四座大山,包括哪些呢?教育,医疗,买房,退休,这四样东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要经历的。而如果我们在需要实现这四样东西的时候,能够支付我们想要预期达到的效果,那么我们的理财结果是达成的话,也算是理财规划成功了。
因此,理财规划的第一步,应该是列明自己的目标,例如孩子的教育,例如孩子去哪个国家读书,目前这个国家教育费用是多少,过往的学费增长率是多少,通过一系列的计算,配合通货膨胀还有年期,倒推回来现在每年需要储蓄多少,这个是一个非常系统的规划。
日后我们也有一个理财规划的大课程XXX
面对这四座大山,有两类人,小明和小杰是两个青梅竹马的两兄弟,也是从幼儿园和高中都是同一个学校的邻居。大学以后,小明去了工作,每天早起晚归,努力工作,平时和朋友吃香喝辣就不再话下了,逢年过节和小女友到处去吃大餐甚至旅游,一年下来没多少剩余。小杰呢,虽然工资比小明少,但是平时除了必要的开销,没有太多花费,也有一些盈余。转眼间,两个人都已经30多岁了,陆续开始娶妻生子。婚后,小明偶尔还是会和小杰,一起出来喝酒聊天。小明说,现在感觉有利有点大了。结婚的时候,丈母娘硬是要一套房子,而且一笔嫁妆,问爸妈借了些钱,给首付。马上又有孩子出生了,感觉生活一下子压力很大,估计没有办法给孩子去学区房咯。小杰听了说,所以当时,我并不急着去找女友,相反我把自己的收入的钱,有30%先存起来,预备将来使用。结婚前,我就有不少钱了,而且也不急着生娃,现在生活虽然有难度。但是和老婆一起,在存钱给孩子出国读书呢。
这个故事由于有的人是提前进行了规划,提前做好了储蓄或者买好保险。有些人就是等到目标实现那一天,有钱就去做,没钱就不做了。前者和后者哪个人实现概率更高了。当然是前者了。
除了拟定目标,知道要为未来付出多少东西。同时,我们还要知道自己有手头上有什么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的资源不足以,满足自己的目标,那么我们的目标可能就需要调整了。所谓的资源,我们可以分为流量和存量两部分。
存量的话,我们可以梳理自己的资产负债,看看自己的所有者权益。流量的话,就要先梳理自己的收支储蓄表。因此梳理自己的资产负债、收支储蓄,是自己的理财规划的第二步。
资产:狭义就是你拥有的能卖钱的东西。广义就是,你拥有的能卖钱或者自由使用的东西。
负债:就是你欠别人的钱。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资产负债表的核心作用,就是帮我们清点家底的。
收入:就是所有的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奖金,理财收益,租金等等都算是一种收入。
支出: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或者还是房租,子女的教育,学习班,这些都算是支出。
储蓄=收入-支出
通过梳理收支储蓄表,就可以看出自己每年有多少的流量,还有哪里的支出过多了,哪些是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然后进行有效的调整。
一定要实践,把下面这个链接做了,作为作业吧 资产负债 收支储蓄表
这也恰好解释了有些人,为什么中了六合彩,然后没有财富自由,反而负债更深了。因为他们把存量用光之余,也没有流量进入,那么鱼塘里面的水,越用越少,早晚是会枯竭的。怎么理解鱼塘的水呢?假如我们人生能赚到的钱,比喻成鱼缸的有限的体积,里面可以放很多东西,包括大石头,小石头,沙子和水来利用整个空间。每个物体代表着不同的东西,大石头是孩子的教育,自己的退休养老,小石头是买房,买车这些目标,沙子去旅游,娱乐。水就是我们的日常开支,吃饭,交通的情况下。 我们在有盈余的情况下,应该先放什么呢,一定是大石头,然后再放其他的东西的。你觉得为什么呢?发表你的意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