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写了尝试破译《红楼梦》鸡蛋洗头的实验过程,发表在简书和豆瓣之后,没想到不少读者纷纷通过简信和豆邮,私下里问我操作细节。既然大家那么感兴趣,索性今天再写一篇。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写贾宝玉一大清早起来,没有刷牙洗脸漱口,连头发都没有梳理,就那么蓬着一头长长的乱发,从自己住的怡红院,一溜烟跑到林黛玉住的潇湘馆,喊林黛玉起床。他可真是个闲得发慌的无事忙。
丫鬟们进来服侍林黛玉梳头洗脸,贾宝玉顺便跟着一起洗了脸、梳了头,并且问丫鬟们“要过青盐擦了牙,漱了口”。
我把这句话特意加上引号,不仅因为引用了原文,更因为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把我旺盛的好奇心一下子又撩拨起来了:
贾宝玉也会刷牙?家里也有牙膏牙刷?——嗯,似乎应该有吧?
《红楼梦》写到不止一个药方:林妹妹的人参养荣丸,宝姐姐的冷香丸,秦可卿的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除了药方,还有既好吃又营养的食疗方:燕窝粥、山药糕、茯苓霜、玫瑰露……
甚至有人把这些专门整理出来写成书,比如我就在图书馆里就看见过一本书《医说红楼——红楼梦中的健康养生秘法》。
如此重视养生保健,怎么可能忽略牙齿呢?
贾宝玉“要过青盐擦了牙,漱了口”,而且是在林黛玉的房间里,说明林黛玉、贾宝玉以及当时许许多多人,早晨起床后有青盐擦牙的习惯,就像我们起床后习惯用牙膏刷牙一样。
青盐是什么?简单说,是一种经过加工的盐,可以吃,可以腌咸菜,和我们现在厨房里的盐差别不大。
那么,贾宝玉用什么刷的呢?难道用手指头直接蘸了盐抹到牙齿上?
《红楼梦》第五十二,写贾宝玉的高级新呢子外套不小心被火星烧了个小洞,晴雯将衣服拿过来修补,补完之后,“用小牙刷慢慢的剔出绒毛来。”这样一来,修补过的地方看上去和周围的呢子比较接近,几乎看不出 修补痕迹。
这句话说明,那时候确实已经有了牙刷。用木头和动物毛发制作一把牙刷,技术难度并不大。
问题是:贾宝玉一大清早跑到林黛玉房间,头没梳脸没洗,那么匆忙,肯定不会带着自己的牙刷过去,难道他用的是林黛玉的牙刷?
想想有些膈应,有些恶心。请问现代社会的姑娘,有几个愿意和男朋友共用一把牙刷?反正我不愿意。哪怕他是风情万种貌美如花的贾宝玉也不行。我想没几个姑娘愿意。
这是一种强大到执拗的个人卫生习惯。无关爱情。
那么,林黛玉房间里有……备用的牙刷?也许吧?谁知道呢。不管了,扯远了,赶紧动手实践要紧。
我到厨房舀了几勺盐,倒进一只干净空碗,再到卫生间用漱口杯接了一杯温水,牙刷往盐里一蘸,放进嘴里。
那滋味……
此刻必须害羞地承认,因为馋,爱吃零食,一天到晚吧唧吧唧不停嘴,所以,我早早地有了牙周炎。不止一次被牙医一边用钳子敲架子鼓般挨个敲打我的牙齿,一边警告我要戒掉零食,但事实上直至今日,我依然没有攒够放弃零食的勇气。
好在因为刷牙勤快(一天三次,有时四次),所以牙周炎症状始终比较轻,不怎么疼,啃苹果、甘蔗、鸡翅、鸭爪、鹅掌的时候,牙龈会出一点点血,紧跟着肿起来,但肿得不厉害,微胖而已。
因为牙周炎,我买过各种品牌的牙膏,花了不少冤枉钱后发现:除了香味不同,结果其实差不多,从没有某一款因为价钱贵、广告响亮、品牌高大上、包装盒上的说明书写得头头是道,就真的具备更好的消炎止血效果。
但有一点无可置疑:无论哪种牙膏,刷牙的时候都不疼,一点也不疼……如果疼,谁还买它呀?那不是花钱买罪受吗?
可是,满满一牙刷盐刷到牙齿上,短短两三秒后,盐粒融化,浓盐水渗入齿缝,疼痛像尖锐的闪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上下左右每一个牙齿缝里同时迸发,又像无数神箭手拉满弓,瞄准狭窄的齿缝同时发射,万箭穿牙。
猝不及防,完全无法招架。疼得我对着洗漱台盆直吸气,眼泪都掉下来。
怪不得有句老话叫:往伤口上撒盐。果然是酷刑。我那轻度发炎的牙龈,无数次在各路牙膏清甜、清香、优雅、精致的泡泡里蒙混过关,却在最原始最简单的盐面前,原形毕露,一败涂地。
好在来得迅猛的,去得往往也快,最初一波的疼痛大约持续了两三分钟,然后消失了。我犹豫了一下,又蘸了盐继续刷。疼痛再次袭来,一波比一波弱。当然,也可能是疼得麻木了。
漱口的时候,比平时足足多用了两杯水。太咸了!
老天总是奖赏勇敢的好奇者。结果令人惊喜:平时总有些毛刺刺不适感的口腔,觉得前所未有的舒爽。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
毕竟被高浓度盐水狠狠浸泡冲洗过。
接下来的三天,牙龈再没出过血。三天后,我鼓足勇气,第二次用盐刷了牙。疼痛比第一次略轻,估计牙周炎在好转。一周后,第三次刷牙,牙齿几乎不疼,可是嘴唇疼得厉害,因为最近天干物燥,嘴唇有些开裂。
以上,是基于客观的实录,各位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牙齿的情况,自行决定是否需要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