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村有一位老太太,年轻时生育子女十二人。可是不幸的很,在孩子们未成年时,男人因病去世,年轻寡妇带着十二个大小不一的孩子,任何人都不敢和她结婚,因为没人能养活得起这一家老小,有人就劝她将孩子们送人算了。

但是,这位坚强的母亲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拒绝将孩子送人,她要用自己瘦弱的身躯,独自撑起这个不幸的家庭,这对于一个妇道人家而言,其艰辛可想而知。因为孩子多,家里穷,日常生活用需品无法得到满足,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在穿衣方面大孩子优先,“能打扮十七八,不打扮屎疙瘩”。

孩子大了要上学,爱面子,讲卫生。冬天来了,十二个孩子就需要十二条棉裤。因为太穷,每年春季没有单裤穿,她就把棉裤拆成夹裤,天气热了,再把夹裤变成单裤。纯棉布料不结实,一条裤子穿一年就打了补丁。等来年冬季,再扯块布料做棉裤表,而这有补丁的旧裤就变成了里子。所以,年年缝棉裤,年年冬天没有棉裤穿。

可是没有钱一次把所有布料都买齐,只能逐个解决。穿的解决了,吃饭也是大问题。每天早上,她把小点的孩子的安顿好,领着几大大点的孩子上山打柴,挖野菜,采野果,到河里捞鱼虾,然后回来做给孩子们吃。这么多孩子,性格各不相同:有的老实,有的调皮,还有的会耍小心眼儿,于是,只要有了好吃的都要分。

为了分得均匀,总是把大的、小的换来换去,直到觉得搭配均匀才发给孩子们。不在家的她就专门保管起来,等孩子回来再吃。“十指连心”,哪个吃不饱,穿不暖她都会心疼的。就这样她含辛茹苦将儿女们拉址成人,直到最后的小儿子结婚,她已变成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了。

人越老越惜崽,尽管年龄大了,她仍坚持自己干活,做衣做饭,不拖累儿女们。“死前决不让儿女侍候”是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她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十年后老太太无疾而终,寿衣都是自己头天晚上穿好的,次日早上儿子过来看望时,老太太已仙逝多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