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很流行一句话: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句话是要提醒走在路上的我们不要忘记当初出发时的初心。初心不好守,走着走着容易迷失或者遗失,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的一句话来不断提醒自己:别走岔了方向。
记得去年9月,接班前我对自己承诺:要给孩子们某些选择的权力,要尊重他们,语言上要注意用词和表达的方式,语音语调等。尽量不当众批评他们,因为他们觉得是个大人了,这会让他们面子下不来,觉得很难堪,容易引发对立情绪。当他们提出反对或者其它意见时,不要急着否定,而应该先思考一下:他们的意见是否有道理呢?我是否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呢。这是我的初心。
今日回头反思,当初承诺的有些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在一些事情上会给他们选择,针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语言。比如:面对内向不善社交的学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耐心,会更加的和颜悦色;对于屡次犯错或者是犯严重错误的学生,态度会严厉一些。但是指责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于交流沟通地过程中。

《高绩效教练》告诉我们指责激发自我防卫,自我防卫降低自我觉察!没有准确地信息反馈,就不会有恰当地自我调整。
指责会让对方成为好斗地公鸡,竖起全身的羽毛,随时准备战斗。在这种情况下,还怎么好好说话呢?我要传递给学生的东西又怎么可能到得了他们的心里呢?指责就像一把利剑,隔断了我和学生之间当下的情感联系,也斩断了学生通往改变的道路。
如果总是公开指责,会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并伤害到对方的自尊。
《高绩效教练》指出:自尊是人格的生命力量,如果它被压抑或是削弱,那么这个人就会受到伤害。...在工作中尽可能给他人提供选择和支配的权力,认可和尊重他人的能力和自尊,压力将随之减少。
针对当前指责的情况,应该让我的初心回归。与他们聊之前先做好心理建设,无论听到什么都不轻易生气。耐心再耐心地听他们讲完。问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觉得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并想象一下,假如换种做法,结果是什么样的呢?
当指责变成自我觉察和自我反省,我想改变也不是难事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