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大赏每天写1000字读书笔记
《必然》读书笔记之第四章屏读

《必然》读书笔记之第四章屏读

作者: 阿正说动漫 | 来源:发表于2016-04-28 19:29 被阅读54次

未来是屏幕崛起的时代,凯文凯利说了。

为什么是屏幕?因为屏幕太方便了。屏幕相对于书籍的便利性相信大家都体验过:书所包含的信息有限,而屏幕蕴含的信息几乎无穷尽;书中的内容只有静态的图片和文字,而屏幕展示的内容却有动态的视频和音乐;书一经印刷成型后里面的内容便无法更改,而屏幕中的信息可以随时更替。

这些压倒性的优势使得屏幕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逐渐被屏幕包围。

我们的生活将被屏幕包围

想想吧,我们一睁眼,拿起手机,盯着手机屏幕;上班坐地铁、乘公交,也有车载屏幕;到了单位,用电脑工作,还是屏幕。

屏幕的崛起成为了必然。不过,这种趋势所带来的却不仅仅是便利,更会产生许多意料之外的后果。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屏幕的崛起会带来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呢?屏幕不过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只是一种载体而已,真正重要的应该是信息本身才对吧?

恰恰相反,传播信息的媒介有时候比信息本身更重要。就像文字最早是刻在石头上的。

最早的文字是刻在石头上的

刻在石头上的信息传播不易,流传范围很窄,信息本身也被固化,很难出现更新换代。后来,媒介由石头变成了竹片、织绢、纸张,最后变成了书籍。

信息的载体变成了书籍

信息流通的成本在一点点下降,而人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将其进行杂交和变异,然后产生出新的信息。信息传播的速度越快,新信息诞生的速度就越快。而我们人类今天所有的发展都是由信息的发展所带动的,每一次传播信息的媒介出现革命性变化的时候,也是我们人类发展出现剧烈变革的时候。

现在,传播信息的媒介又将出现一次巨大的变动,由传统的纸张变为屏幕。这一次,信息传播的成本将无限接近于零,这一次,给我们世界所带来的变革也将是前所未有的。

凯文凯利在书中展现出了屏幕崛起所带来的四种可能的变化:思维方式的改变、阅读的社交化、书籍的碎片化和创新的大爆发。

1、思维方式的改变

书籍培养人深入地思考,而屏幕则鼓励功利性的思考。

看书一般是一个人的事情,如果遇到晦涩难懂的地方只能靠自己钻研,不断尝试新方向去思索答案,这种阅读方式锻炼了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了人们去主动分析高深、艰难的问题。

而屏幕上阅读则是互动,难以理解的地方,一般都会有带着超链接的注释,可以直接看到详细的注解,这种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理解,让知识能容易被人吸收,人们也越来越喜欢简单易懂的知识,繁杂难懂的东西越来越找不到受众,“太长不看”是民众们送给长文章的墓志铭。

这两种阅读方式培养出了不同的头脑。在过去,书籍培养出的人们精于分析,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等最杰出的英杰们用强大的分析能力将世界的秘密一点点挖掘出来。

探索世界奥秘的英杰

这些世界的秘密变成了人类能驾驭的力量,打造出了我们今天开的汽车、乘的飞机、玩的游戏等等这些我们今天能享受到的一切。

而现在,屏幕培养出的人们更容易在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快速将不同的理念结合在一起,屏读的时代是连接知识的时代。

2、阅读的社交化

看书是一个人的事,而在屏幕上读书可以很多人一起互动。

看书往往都靠自己一个人研读,一个人标注,一个人思索。

读书往往是一个人的事

书籍上的旁注凝聚了读者的思绪和感悟,但这种旁注在过去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到。

而屏幕上的阅读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分享这些读书的感悟,我们可以从我们尊敬的人那里订阅他们做下的旁注。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现在,屏幕的崛起赐给了我们直接窥视“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机会。

在将来,我们可以直接窥视到别人脑中的世界

3、书籍的碎片化

过去的书籍是完整的,它是以本为单位来计数。

而屏幕把书籍打成了碎片,书籍变成了以词句为单位的碎片,这些碎片游离在书籍之外,相互链接、重新混合。书籍在屏幕的作用下变得不再一成不变,变成了动态的事物。

凯文凯利预言,在将来会出现一个覆盖所有知识的图书馆。

覆盖所有知识的图书馆

我们已知的所有知识都可以记录在其中,那是民主的图书馆,会向所有人平等开放,在汲取知识的机会上人人平等。

4、创新的大爆发

以上三种变化都促进了创新,创新在本质上就是不同类别知识的融合,把完全不同的知识糅合在一起就成了新生的知识。

思维方式的改变给了人们创新的动力,阅读的社交化给了人们创新的机会,而书籍的碎片化则给了人们创新的基础。

创新不是像人们认为的是非常高深艰难的事情。就像特斯拉的马斯克。

埃隆 马斯克

他已经建造出了发射以后能原地返回的火箭,现在又打算建造时速1200公里的超级高铁,比现行高铁的速度要快三到六倍,这种大胆的理念从何而来呢?马斯克说,这不过是把做火箭的理念与铁路结合起来罢了,火箭竖着都能上天,为什么就不能横着飞呢?

先不论实现这种想法的成本与技术难度,这种跨界理念的融合就是思维上的创新。如果没有制作火箭的思维,那做火车的还就是按照原来做火车的方式去一点点提高速度,而将火箭思维用到火车的领域就是另辟蹊径,完全从另一个方向去探索答案。

结语

屏幕崛起的时代带来的是知识的连接与创新的爆发,对于我们个人的意义就是获取和吸收知识的门槛越来越低,将来是人人都能成为博物学家的时代,人人都能创新的时代。善于分析、专精一门知识的人才在任何时代都很重要,但专精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创新的门槛并不高。

对于我们普罗大众来说,将知识进行混合杂交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比专精一门知识更容易创造出成果。

相关文章

  • 「屏读」—超链接下的梦想图书馆

    本文系凯文凯利新书《必然》第四章「屏读」的读后感。 总览 在第四章,KK讲述了「屏读」这个新概念,指的是随着屏幕在...

  • 《必然》读书笔记之第四章屏读

    未来是屏幕崛起的时代,凯文凯利说了。 为什么是屏幕?因为屏幕太方便了。屏幕相对于书籍的便利性相信大家都体验过:书所...

  • 《必然》·屏读

    最近在读的是《必然》这本书。 只能说凯文·凯利不愧是互联网界的神人,作为有“预言帝”之称的凯文·凯利(KK)的三部...

  • 《必然》屏读

    现在,大部分人成了屏幕之民,忽略书籍中的经典逻辑,和对书本的崇敬,更喜欢像素间的动态流动。文化变得快速、流动和开放...

  • 《必然》-屏读

    要点节选: 今天,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变成了屏幕之民。文字已经从纸浆里转移到了电脑、手机、游戏机、电视、电子显示屏和...

  • 《读书笔记》必然-屏读(4)

    屏读 本章主要针对阅读方式的变化展开论述和畅想。 书籍的地位变化代表着出版业的变革。 书籍曾擅长培养出深思的头脑,...

  • KK《必然》读后感之“屏读”

    屏读:屏幕无处不在,将极大拓展人们的阅读场景和反馈场景 自从有了电脑之后,人们开始可以利用电脑的屏幕去延展自己获取...

  • 《必然》之流动与屏读

    流动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流的世界中,互联网使得信息一旦进入到这个系统中,就会无休止的流动下去。而易于复制的产品,就...

  • 读《必然》第四章

    第四章主要介绍屏读! 所谓屏读,主要指我们通过屏幕阅读文字,观看图像、视频等一系列的行为! 在传统时我们获取信息传...

  • 2018阳光摄影师入选者作品展示 | 曾政锋、钟亦武

    曾政锋 《屏读(Screen reading)》 KK先生(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他的书《必然》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必然》读书笔记之第四章屏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eh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