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哈佛大学中国史—宋的转型,儒家统治的时代》读书笔记

《哈佛大学中国史—宋的转型,儒家统治的时代》读书笔记

作者: 真正的迪达拉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08:45 被阅读57次

一个国家的强盛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宏观),还是个人生活水平的保障?

对于一个国家进行客观总结是有难度的,主要原因是我现在水平有限。

所以仍然以读书笔记代替读后感。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导言

随着族谱政治的终结,一个新阶级,士大夫阶级,出现了。他们收到儒家学说的熏陶并通过了科举考试,已做好准备,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

由于对过去80多年里军队所导致的悲惨后果的了解以及自己的军人出身,宋太祖认识到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文官政府。他之后的宋代皇帝特意把文官的地位抬高到武官之上。

一直到1905年废除科举为止,通过科举考试一直是历朝历代无数有雄心壮志的男人的志向。

第一章 混乱的时代

想要长远发展一定要了解制度本身的缺陷,超越自己。

禁佛 充实国库

乡村的盗匪

五代十国

契丹帝国(大辽)

北面官

南面官

党项王国(西夏)

独立需要经济、军事、文化、政治前提

直到蒙古人出现在历史舞台之前,用进贡的方式确保和平共处一直是宋朝解决西北地区边境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模范的统治者

王朝的建立

宋太祖在位17年,为位传18帝,延续了300多年的宋朝奠定了基础。

王朝建立者确实才能过人,但说生时有天象,纯粹胡说八道。

统一疆土

雪夜访普图,刘俊

烛影斧声

中央集权

984年,宋太宗宣布宋一朝承火德,尚赤。

政府传统上由三大部门组成: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长官的职责是“辅佐皇帝,统领百官和管理国事,统治百事”。三省的负责官员在品级上是平等的,但从他们所附加的头衔和他们所遵循原则看,其官职名称的内部差异是很明显的。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1129年,中书省和门下省被合并为一个省。

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一个独立部门,在唐朝时曾受宰相领导。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

印刷和政治

主要由宋太宗公开支持的大型类书编撰工程证明了宋朝要继承和发扬汉人传统的决心。

十三经注疏

王祯,这位在多个领域都颇有建树的士大夫,克服了印刷术的技术难题,用活字印刷术于1298年出版了一部地方志。

文治

檀渊之盟,14《宋史》的编撰者说,宋于汉,唐,盖无让焉。

所有的决策都是建立在对自身实力和对手实力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绝不空谈。可是如果我们真的像巴勒斯坦一样弱小,我们怎么存活?

个人理想要符合大势所趋和为时代进步着想,为了个人目的阻碍时代进步或置国家利益或人民福祉而不顾是恶心的。这需要强的道德约束。

1009年的泰山封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禅活动。

真宗在疆土管理,户口,赋税收入以及科举考试制度上无可争议的成就即使和他伯父和父亲比,也算的上一位佼佼者。

从改革到衰落

早期范仲淹的“小规模”改革

这么形容他,范仲淹的个人缺点众所周知,容易被他的反对者利用。范仲淹顽固,自以为是,并且辱骂同僚,在某些情况下没有人,甚至包括皇帝,能逃脱他的批评。

王安石的“大规模”改革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丰功盛德,固不可得而名言,所可见者,其事有五:畏天、爱民、奉宗庙、好学、听谏。仁宗行此五者于天下,所以为仁也。——《居士集》序,苏轼

1086年,司马光在王安石死后几个月也去世了。改革和反改革之间的斗争一直持续到北宋灭亡,但是那些宣称继承王安石改革事业的人并不具备王安石那样宽广视野和自律精神。

辽的衰落和金的兴起

北宋的灭亡

宋徽宗继承父兄之业后,决心进行一场严厉的改革。但他做出了错误的任命。蔡京声称是王安石的继承者。

尽管徽宗作为一国之君是失败的,但他在美术、艺术品收藏与鉴赏、书法、诗词、传统医药等方面成就突出。此外,他还沉迷于道教。

1120年,在今浙江地区,爆发了反宋的方腊起义。方腊起义的一个目的是要求废除给予辽和西夏的银、绢岁贡,另一个目的就是要求结束导致民怨沸腾的花石纲。

至1126年末,被认为应为徽宗统治时期王朝崩溃负责的“六贼”都已被处死了。

林统治者及其将领们没有赦免宋朝皇帝,但也没有让他们降格到像奴仆一样穿上青衣。不过,徽宗在途中还可以继续写诗。在其中的一首诗中他倾吐了自己的心声: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在途经内蒙古和满洲的长途跋涉后,两位皇帝于1130年夏天到达黑龙江北部边境附近的五国城。把徽宗封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

宋朝于1127年崩溃标志着北宋历史的终结。

南宋,在1279年灭亡前,立国152年。

南宋

第三小冰期(10世纪末到12世纪末),自然灾害频发,黄河多次改道。

明代小说《水浒传》。

共处之路

不敢想象500人的骑兵队能打垮一个城市,而且是皇帝所在的城市。

宋徽宗在1135年6月4日死于今黑龙江省。

1141年秋,岳飞以拒旨抗命和失职的罪名被捕入狱。1142年1月,他被毒死在狱中。

主张与金和平共处的官员中最著名的是秦桧,是他下令毒死了岳飞。在岳飞死后不久,秦桧与金国特使完颜宗弼达成了和议。并于1141年12月25日签订合约。条款对宋来说无疑是严苛和屈辱的,但它确保了两国之间20年的和平。

许多人,不仅是主张统一的将领,都加入了对合约的批评阵营。他们指出合约背弃了儒家关于普天之下只有一位天子的思想。

考虑到南宋在军事方面几乎毫无胜算,那么,这项稳固了南宋江山的合约,也就没看起来那么糟糕了。

金的汉化

汉人始终拥有制度优势,它的行政体制是维护国家统一,管理人民的有效工具。

宋朝的辉煌和苦难

宋孝宗

宋宁宗

韩铍胄

史弥远

宋理宗

蒙古的崛起

蒙古人是生活于克鲁伦河和鄂嫩河附近草原(该地段位于今蒙古国东北、贝加尔湖以南)几百公里处的游牧民族。

真主之鞭

宋朝的垂死挣扎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就巩固国家财政、稳定纸币价值、限制大地主拥有土地的面积、限制大地产者的经济实力、应对日益泛滥的逃税行为等问题而言,贾似道的改革最为激进,也更破釜沉舟。

到了今天,考虑到当时南宋已大厦将倾,对他改革的功过是非进行评价也是极为困难的。

最后的崩溃

文天祥

崖山之战

儒释道三教

振兴儒学

宋朝是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

11世纪,有五位先驱人物为儒家哲学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他们是邵雍、周敦颐、张载及程颐、程颢兄弟。

在他们对经典著作的诠释中,程颢提倡“心学”,程颐属于理学流派。

五鬼

系统化哲学的创建者朱熹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官方正式承认的圣贤。

万事万物的原则,即理,对事物或事物内在之理的理解,即格物。

《近思录》,《朱子语类》

《家礼》在极大程度上束缚了人自身的发展。

《四书章句集注》

宋代的道教和佛教

大多数佛教寺院属于禅宗和净土宗流派。禅宗宣扬直觉的重要性,主张借助公开的问答讨论来获得对佛教教义的领悟。

在净土宗看来,不断呼唤佛陀的名字能使本人达到自我拯救的境界。

观音

弥勒佛

新儒学与佛教

祖先崇拜和孝道

二十四孝

辽、金的佛教

转型中的儒学和佛教

儒学不仅是有教养的上层阶级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家正统的意识形态。

教育与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制度

直到20世纪,对于那些出身于书香门第且具有一定田产的男性来说,在官场上获得晋升是其唯一的选择。

武力上,在冷兵器时代,汉人打不过游牧民族,汉人依靠的的是制度优越性,这套官僚系统稳定的保障政府运转,当它自身的问题无法改善时,改朝换代了。

教育制度

进士考试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经

古文运动

骈体文

古文产生于周朝和汉朝

专供读书人使用的《古文观止》,包含220篇古文。

仕途、俸禄和特权

对任何一个教育制度的最终检测,一是看它如何为学生做好准备,以应对变动不居的社会需求,二是看它如何在平常乃至艰难环境下有效实现这个任务,三是要看它在面对挑战时如何进行创新。

人生礼仪

婚礼和丧礼

宋朝的婚姻制度

女性的教育和财产权

契丹和女真的婚姻制度

汉人的丧葬习俗

契丹和女真的丧葬风俗

婚礼、丧葬礼和汉人的文化认同感

探索内在和外在世界

根据李约瑟的观点,宋代是中国本土科学最为繁盛的时代。西方与中国有关系的三大技术——活字印刷术、火器的制造和指南针的发明——都与宋朝密切相关。

1620年,西方科学时代来临的黎明时分。

诗词——展示内心变化的艺术

词的曲调总数超过2300种,这些曲调现在都已失传,但其曲调名暗示了这些曲调所涵盖的最初创造者的兴趣范围。

绘画中反映的自然与日常生活

墓志铭是官幕的特征。

格物之理

格物也包含对现实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对自然世界的事物、行为进行彻底的研究才能获得。

宋慈的《洗冤集录》,第一部系统性的法医学著作。

宋代最重要的一本记录了科学现象的著作是《梦溪笔谈》。

宋朝的很多技术比欧洲早几百年。科学研究的推动力与欧洲不同。

京城的转变

长安,天子之都

开封,都市典范的变化

善于持家是女性的美德之一

杭州,商业中心

生产领域的变化

宋代和先前的朝代一样,依靠有效的户籍登记制度才能控制农业生产并保障财税收入。

农业税是胡锦涛时期取消的税种,作为财税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去学习历代中国的税收政策、税种、每种税收占财税收入的比例。实物纳税、货币纳税、劳役共同构成古代社会的财政收入,存在大量特权阶级。劳役,在我小时候仍然存在。

北宋国家拥有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0世纪80年代,自耕农数量为350万户,占所有农户的58%,相比之下,客户有250万户。

整个宋代自耕农的平均百分比为65%左右。

耕种自己田地的广大农户是宋代繁荣的源泉。

在寒冷的北方,小米,(黍),大麦和小麦是主要的农作物。小粒的黍在华北种植,成为粮食作物,而高粱更加出名的名称是蜀黍,被用来制作味道不错、很清纯的高度酒,小麦是一种硬颗粒的谷物,被研磨成粉,可以做成面条或馒头,而大麦通常被做成粥食用。但是,宋代中国人食用最多的农作物是稻米,这是“人类已知最多样化、适应性最强的作物”。

豆类在宋代维持基本生存的食物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豆类一年四季都能播种收割。小块田地和园地种有大量的各种蔬菜。

饮茶在宋代不再被视为一种奢侈的享受,连平民百姓日常都能享用。11世纪左右官员蔡襄出版了他的著作《茶录》。茶商的生意做的很大,国家从茶叶专营和茶叶的税收中获得很大的收入。

到宋代为止,缫丝已经在实践中被运用了2000多年了。现存最早的详细记录纺织技术的文献是1090年前后,士大夫秦观所写的《蚕书》。丝织品是供官员使用的。在元代棉花成功引进中国之前,苎麻与麻——都是多年生植物,可一年收获几次,产量相对较高——是专门用作平民百姓衣物的纺织品原料。

这些纺织机是后世离心纺织机的前身,但它们在中国并没有导致纺织生产革命。几个世纪后,在重商的欧洲,中国缫丝机和纺纱机的所有技术特点都被吸收进了意大利纺织业和英国棉织业的生产工艺里,这些工艺成为欧洲工业革命的机械基础。

水磨坊在中国有很长的使用历史,可以上溯至汉代。

货币与税赋

整个北宋时期流通的钱币估计为2亿贯,合计1450亿钱,此后在中华帝国历史上,再也没有达到这样规模的钱币供应量。

纸币

纸钞

780年唐朝宰相杨炎创立“两税法”,在这个改革计划下,政府根据各地每年一到两项开支情况分夏秋两季进行收税。两税法取代了老的租庸调制。每年缴纳粮谷称为租,缴纳纺织品为调,以时间和劳力的形式服劳役称为庸。

在9世纪初唐宣宗时期,仅通过盐的专营销售,其贡献的收入就占了国家年收入的一半。

宋代的赋税负担

宋朝无意中给这些异族政权提供了200多年财政支持。这个事实掩盖了这些政权经济运行的真实面貌。

公共领域中的私人生活

唐代诗人没有提到过缠足。这种使身体致残的做法好像是从宋代上流社会开始的,随后流传到所有良家女子。

在唐代,丈夫只有在妻子不能生儿子时才能纳一个妾,他要通过其家族关系来选择妾。而宋代货币经济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个角落,富有的男人从市场购买女子回家做妾。

中华帝国2129年的历史上有210位正统皇帝,其中18位宋朝皇帝统治的时间占了整个中华帝国历史的约15%,而所有中国皇帝平均统治时间是8年,宋代统治者平均为18年。只有清代要长些,那也全因康熙和乾隆的在位时间都超过了60年。一个国家的强盛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宏观),还是个人生活水平的保障?

对于一个国家进行客观总结是有难度的,主要原因是我现在水平有限。

所以仍然以读书笔记代替读后感。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导言

随着族谱政治的终结,一个新阶级,士大夫阶级,出现了。他们收到儒家学说的熏陶并通过了科举考试,已做好准备,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

由于对过去80多年里军队所导致的悲惨后果的了解以及自己的军人出身,宋太祖认识到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文官政府。他之后的宋代皇帝特意把文官的地位抬高到武官之上。

一直到1905年废除科举为止,通过科举考试一直是历朝历代无数有雄心壮志的男人的志向。

第一章 混乱的时代

想要长远发展一定要了解制度本身的缺陷,超越自己。

禁佛 充实国库

乡村的盗匪

五代十国

契丹帝国(大辽)

北面官

南面官

党项王国(西夏)

独立需要经济、军事、文化、政治前提

直到蒙古人出现在历史舞台之前,用进贡的方式确保和平共处一直是宋朝解决西北地区边境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模范的统治者

王朝的建立

宋太祖在位17年,为位传18帝,延续了300多年的宋朝奠定了基础。

王朝建立者确实才能过人,但说生时有天象,纯粹胡说八道。

统一疆土

雪夜访普图,刘俊

烛影斧声

中央集权

984年,宋太宗宣布宋一朝承火德,尚赤。

政府传统上由三大部门组成: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长官的职责是“辅佐皇帝,统领百官和管理国事,统治百事”。三省的负责官员在品级上是平等的,但从他们所附加的头衔和他们所遵循原则看,其官职名称的内部差异是很明显的。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1129年,中书省和门下省被合并为一个省。

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一个独立部门,在唐朝时曾受宰相领导。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

印刷和政治

主要由宋太宗公开支持的大型类书编撰工程证明了宋朝要继承和发扬汉人传统的决心。

十三经注疏

王祯,这位在多个领域都颇有建树的士大夫,克服了印刷术的技术难题,用活字印刷术于1298年出版了一部地方志。

文治

檀渊之盟,14《宋史》的编撰者说,宋于汉,唐,盖无让焉。

所有的决策都是建立在对自身实力和对手实力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绝不空谈。可是如果我们真的像巴勒斯坦一样弱小,我们怎么存活?

个人理想要符合大势所趋和为时代进步着想,为了个人目的阻碍时代进步或置国家利益或人民福祉而不顾是恶心的。这需要强的道德约束。

1009年的泰山封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禅活动。

真宗在疆土管理,户口,赋税收入以及科举考试制度上无可争议的成就即使和他伯父和父亲比,也算的上一位佼佼者。

从改革到衰落

早期范仲淹的“小规模”改革

这么形容他,范仲淹的个人缺点众所周知,容易被他的反对者利用。范仲淹顽固,自以为是,并且辱骂同僚,在某些情况下没有人,甚至包括皇帝,能逃脱他的批评。

王安石的“大规模”改革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丰功盛德,固不可得而名言,所可见者,其事有五:畏天、爱民、奉宗庙、好学、听谏。仁宗行此五者于天下,所以为仁也。——《居士集》序,苏轼

1086年,司马光在王安石死后几个月也去世了。改革和反改革之间的斗争一直持续到北宋灭亡,但是那些宣称继承王安石改革事业的人并不具备王安石那样宽广视野和自律精神。

辽的衰落和金的兴起

北宋的灭亡

宋徽宗继承父兄之业后,决心进行一场严厉的改革。但他做出了错误的任命。蔡京声称是王安石的继承者。

尽管徽宗作为一国之君是失败的,但他在美术、艺术品收藏与鉴赏、书法、诗词、传统医药等方面成就突出。此外,他还沉迷于道教。

1120年,在今浙江地区,爆发了反宋的方腊起义。方腊起义的一个目的是要求废除给予辽和西夏的银、绢岁贡,另一个目的就是要求结束导致民怨沸腾的花石纲。

至1126年末,被认为应为徽宗统治时期王朝崩溃负责的“六贼”都已被处死了。

林统治者及其将领们没有赦免宋朝皇帝,但也没有让他们降格到像奴仆一样穿上青衣。不过,徽宗在途中还可以继续写诗。在其中的一首诗中他倾吐了自己的心声: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在途经内蒙古和满洲的长途跋涉后,两位皇帝于1130年夏天到达黑龙江北部边境附近的五国城。把徽宗封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

宋朝于1127年崩溃标志着北宋历史的终结。

南宋,在1279年灭亡前,立国152年。

南宋

第三小冰期(10世纪末到12世纪末),自然灾害频发,黄河多次改道。

明代小说《水浒传》。

共处之路

不敢想象500人的骑兵队能打垮一个城市,而且是皇帝所在的城市。

宋徽宗在1135年6月4日死于今黑龙江省。

1141年秋,岳飞以拒旨抗命和失职的罪名被捕入狱。1142年1月,他被毒死在狱中。

主张与金和平共处的官员中最著名的是秦桧,是他下令毒死了岳飞。在岳飞死后不久,秦桧与金国特使完颜宗弼达成了和议。并于1141年12月25日签订合约。条款对宋来说无疑是严苛和屈辱的,但它确保了两国之间20年的和平。

许多人,不仅是主张统一的将领,都加入了对合约的批评阵营。他们指出合约背弃了儒家关于普天之下只有一位天子的思想。

考虑到南宋在军事方面几乎毫无胜算,那么,这项稳固了南宋江山的合约,也就没看起来那么糟糕了。

金的汉化

汉人始终拥有制度优势,它的行政体制是维护国家统一,管理人民的有效工具。

宋朝的辉煌和苦难

宋孝宗

宋宁宗

韩铍胄

史弥远

宋理宗

蒙古的崛起

蒙古人是生活于克鲁伦河和鄂嫩河附近草原(该地段位于今蒙古国东北、贝加尔湖以南)几百公里处的游牧民族。

真主之鞭

宋朝的垂死挣扎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就巩固国家财政、稳定纸币价值、限制大地主拥有土地的面积、限制大地产者的经济实力、应对日益泛滥的逃税行为等问题而言,贾似道的改革最为激进,也更破釜沉舟。

到了今天,考虑到当时南宋已大厦将倾,对他改革的功过是非进行评价也是极为困难的。

最后的崩溃

文天祥

崖山之战

儒释道三教

振兴儒学

宋朝是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

11世纪,有五位先驱人物为儒家哲学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他们是邵雍、周敦颐、张载及程颐、程颢兄弟。

在他们对经典著作的诠释中,程颢提倡“心学”,程颐属于理学流派。

五鬼

系统化哲学的创建者朱熹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官方正式承认的圣贤。

万事万物的原则,即理,对事物或事物内在之理的理解,即格物。

《近思录》,《朱子语类》

《家礼》在极大程度上束缚了人自身的发展。

《四书章句集注》

宋代的道教和佛教

大多数佛教寺院属于禅宗和净土宗流派。禅宗宣扬直觉的重要性,主张借助公开的问答讨论来获得对佛教教义的领悟。

在净土宗看来,不断呼唤佛陀的名字能使本人达到自我拯救的境界。

观音

弥勒佛

新儒学与佛教

祖先崇拜和孝道

二十四孝

辽、金的佛教

转型中的儒学和佛教

儒学不仅是有教养的上层阶级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家正统的意识形态。

教育与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制度

直到20世纪,对于那些出身于书香门第且具有一定田产的男性来说,在官场上获得晋升是其唯一的选择。

武力上,在冷兵器时代,汉人打不过游牧民族,汉人依靠的的是制度优越性,这套官僚系统稳定的保障政府运转,当它自身的问题无法改善时,改朝换代了。

教育制度

进士考试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经

古文运动

骈体文

古文产生于周朝和汉朝

专供读书人使用的《古文观止》,包含220篇古文。

仕途、俸禄和特权

对任何一个教育制度的最终检测,一是看它如何为学生做好准备,以应对变动不居的社会需求,二是看它如何在平常乃至艰难环境下有效实现这个任务,三是要看它在面对挑战时如何进行创新。

人生礼仪

婚礼和丧礼

宋朝的婚姻制度

女性的教育和财产权

契丹和女真的婚姻制度

汉人的丧葬习俗

契丹和女真的丧葬风俗

婚礼、丧葬礼和汉人的文化认同感

探索内在和外在世界

根据李约瑟的观点,宋代是中国本土科学最为繁盛的时代。西方与中国有关系的三大技术——活字印刷术、火器的制造和指南针的发明——都与宋朝密切相关。

1620年,西方科学时代来临的黎明时分。

诗词——展示内心变化的艺术

词的曲调总数超过2300种,这些曲调现在都已失传,但其曲调名暗示了这些曲调所涵盖的最初创造者的兴趣范围。

绘画中反映的自然与日常生活

墓志铭是官幕的特征。

格物之理

格物也包含对现实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对自然世界的事物、行为进行彻底的研究才能获得。

宋慈的《洗冤集录》,第一部系统性的法医学著作。

宋代最重要的一本记录了科学现象的著作是《梦溪笔谈》。

宋朝的很多技术比欧洲早几百年。科学研究的推动力与欧洲不同。

京城的转变

长安,天子之都

开封,都市典范的变化

善于持家是女性的美德之一

杭州,商业中心

生产领域的变化

宋代和先前的朝代一样,依靠有效的户籍登记制度才能控制农业生产并保障财税收入。

农业税是胡锦涛时期取消的税种,作为财税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去学习历代中国的税收政策、税种、每种税收占财税收入的比例。实物纳税、货币纳税、劳役共同构成古代社会的财政收入,存在大量特权阶级。劳役,在我小时候仍然存在。

北宋国家拥有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0世纪80年代,自耕农数量为350万户,占所有农户的58%,相比之下,客户有250万户。

整个宋代自耕农的平均百分比为65%左右。

耕种自己田地的广大农户是宋代繁荣的源泉。

在寒冷的北方,小米,(黍),大麦和小麦是主要的农作物。小粒的黍在华北种植,成为粮食作物,而高粱更加出名的名称是蜀黍,被用来制作味道不错、很清纯的高度酒,小麦是一种硬颗粒的谷物,被研磨成粉,可以做成面条或馒头,而大麦通常被做成粥食用。但是,宋代中国人食用最多的农作物是稻米,这是“人类已知最多样化、适应性最强的作物”。

豆类在宋代维持基本生存的食物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豆类一年四季都能播种收割。小块田地和园地种有大量的各种蔬菜。

饮茶在宋代不再被视为一种奢侈的享受,连平民百姓日常都能享用。11世纪左右官员蔡襄出版了他的著作《茶录》。茶商的生意做的很大,国家从茶叶专营和茶叶的税收中获得很大的收入。

到宋代为止,缫丝已经在实践中被运用了2000多年了。现存最早的详细记录纺织技术的文献是1090年前后,士大夫秦观所写的《蚕书》。丝织品是供官员使用的。在元代棉花成功引进中国之前,苎麻与麻——都是多年生植物,可一年收获几次,产量相对较高——是专门用作平民百姓衣物的纺织品原料。

这些纺织机是后世离心纺织机的前身,但它们在中国并没有导致纺织生产革命。几个世纪后,在重商的欧洲,中国缫丝机和纺纱机的所有技术特点都被吸收进了意大利纺织业和英国棉织业的生产工艺里,这些工艺成为欧洲工业革命的机械基础。

水磨坊在中国有很长的使用历史,可以上溯至汉代。

货币与税赋

整个北宋时期流通的钱币估计为2亿贯,合计1450亿钱,此后在中华帝国历史上,再也没有达到这样规模的钱币供应量。

纸币

纸钞

780年唐朝宰相杨炎创立“两税法”,在这个改革计划下,政府根据各地每年一到两项开支情况分夏秋两季进行收税。两税法取代了老的租庸调制。每年缴纳粮谷称为租,缴纳纺织品为调,以时间和劳力的形式服劳役称为庸。

在9世纪初唐宣宗时期,仅通过盐的专营销售,其贡献的收入就占了国家年收入的一半。

宋代的赋税负担

宋朝无意中给这些异族政权提供了200多年财政支持。这个事实掩盖了这些政权经济运行的真实面貌。

公共领域中的私人生活

唐代诗人没有提到过缠足。这种使身体致残的做法好像是从宋代上流社会开始的,随后流传到所有良家女子。

在唐代,丈夫只有在妻子不能生儿子时才能纳一个妾,他要通过其家族关系来选择妾。而宋代货币经济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个角落,富有的男人从市场购买女子回家做妾。

中华帝国2129年的历史上有210位正统皇帝,其中18位宋朝皇帝统治的时间占了整个中华帝国历史的约15%,而所有中国皇帝平均统治时间是8年,宋代统治者平均为18年。只有清代要长些,那也全因康熙和乾隆的在位时间都超过了60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哈佛大学中国史—宋的转型,儒家统治的时代》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ov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