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道德经》六十一章认知

我的《道德经》六十一章认知

作者: 雅迪希 | 来源:发表于2021-11-26 12:59 被阅读0次

老子: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雅迪希:

1、97个字就有9个字是“下”,在此宣说下的道行。本文应重点理解这9个下字,还有大、小邦。

2、下就是谦下,下的哲理是老子守柔思想更为贴切的表达形式。整部《道德经》都宣说守柔思想,守柔思想包含下、后、谦、牝、静的多个支分。

3、王弼注:“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故曰大国下流也。天下所归会也。静而不求,物自归之也。”大邦小邦都应该修德,谦下守静,自然大邦获得小邦归附,小邦自然取得大邦接纳,互相贯彻不争的宗旨,皆大欢喜。

这里我有点异议,从字面意思来讲,大邦谦下可以取小邦,小邦谦下也可以取大邦,这里的取就是兼并之意,“以取”和“而取”是在表达什么意思?以取好像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取似乎有意谋之嫌。

4、王弼注:“小国修下,自全而已,不能令天下归之;大国修下,则天下归之。故曰各得其所欲,则大者宜为下也。”本文也很有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道德经》六十一章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bt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