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书店遇见了一位顾客带着儿子来买中考试题。还有四十多天就中考了,家长显得很着急,但是孩子却是异常的沉着。孩子的妈妈说:“你化学不行,赶紧买点题做做,马上就中考了。”“就买个语文和数学,化学我不会,买了我也不做”当时听着感觉这孩子的性格跟我上中学的时候很像啊。接下来听到他妈妈说的话,让我感到他妈妈既不想放弃又很无奈“儿子,要不咱们花钱补补化学吧,花点钱看能不能咱们买来点儿分。”距中考还有四十多天,儿子不想往这上使劲再花钱补课效果也是甚微。后来他妈妈挑出个卷子儿子都说你拿了我也做不了什么的。数学语文很自信,化学分扔掉就好的态度。
当时从这孩子身上看到了中学时候的自己。现在想想也是挺可惜的,当时我实在太叛逆,每天如果不玩那就是在学校混日子,没有一点想学习的意识。父母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既要工作又要为我操心。为了让我学习,报这个班报那个班的,初中高中学的这些科在外面就没有我没报过的班。高中三年也是我这二十来年最堕落的三年,从初中开始养成的恶习延续到了高中开始变本加厉,每天玩手机玩到后半夜,第二天到学校就开始睡觉,高中的月考都是按排名分到各个考场,我在的考场也从来没变过,到高二下学期我待的考场就已经没有答卷的同学了。高中的时候爱跟风,有一个同学说在哪哪哪报个补课班,再加上补课老师的怂恿同学们就三五成群的也一起报了,那时候我也不例外。结果是该不会还不会,该懒散还懒散,只不过换了个地方混日子。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浪费的是自己的青春,浪费的是父母的血汗钱,更可恶的是伤透了父母的心。因为基础落得太多,高三就破罐子破摔,干脆每天上什么课都不记得,书包里放的永远是装样子用的两本教科书。高三逃课逃的贫了,网吧也泡的勤了。记得有一次被父亲抓到现型带回家的时候,我还想着是不是第二天我身上又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是结果回家,父亲只是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就回到卧室,那时候我才有一点点感触。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父亲,已经不想再动手了,已经累了,心累了,失望又无奈。从那以后父亲不管有没有事,每天放学都要接我回家。
日复一日,距离高考还有一周,班主任安慰的说着一些要放松不要给自己压力的话。那时候在我听这话的意思就是别学了,放假好好放松放松吧。高考前的那些日子,父母真的是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我身上。这让我意识到了,我该做的似乎从来都没有做过,开始回想以前做的那些浪费时间的混蛋事,想着考不好不是对不起自己是太对不起父母。伴随的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焦躁,别人可能想的是能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我想的却是考的分太低父母伤心怎么办。父母也看出了我的急躁安慰我,但是他们可能也认为我是在因为考试急躁。高考那天母亲在家做饭(怕我在外面吃完闹肚子),父亲在考场外陪着我考试。第一科答完,父亲安慰我;第二科答完,父亲安慰我;第三科答完,父亲依然安慰我;到了第四科答完,我全程都在唉声叹气,父亲安慰说:“别上火,咱们答得再不好200分也能过吧。”当时我听了这句话,我心里想的是,一定要过二百分啊!现在想想,就像买书的那位母亲说的“咱们补补课,花钱买点儿分”一样充满了无奈。但又要假装很幽默的安慰着我,缓解压抑的气氛。
二百一十八分,出成绩的时候。我居然还很高兴的跟我爸说:“爸!我过200了,二百一十八分!”真是傻透了。居然还以报喜的方式去跟我爸说。当时也忘记看我爸的脸色,估计是心都碎了吧。接下来就是报学校了,当时认为高考完就是解放了,扔掉书本,捧着电脑没日没夜的玩,但是父母那边真的是忙的焦头烂额,不是忙着工作,是忙着帮我找大学,当时我想的是考二百多分随便上个技校念完就得了。但是父母为我的前途比我自己本人还要上心百倍。有一天在我看电视的时候父亲做到我旁边说:“儿子,要不咱去当兵吧。”当时就拒绝了。现在想想,当时是实在找不到一个他们能放心让我上的学校了。如果有,按我爸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让我当兵去的(因为在大一的时候了解到了关于当兵的一些事情和学校的政策一时热血想去当兵,跟我爸说,我爸也是果断拒绝了)。
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上了我们省的司法专科(来这儿父母也是费了太多的心血)。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未来,但依然叛逆。大学刚开始也是胡乱花钱,别人的生活费可以一个月1500还能剩。我的生活费2500有的时候还不够。而且我的家庭也很普通,大钱没有。父母每个月也是固定工资。我升学再加上奶奶生病住院已经花了家里太多的积蓄。记得在学校花的最多的一个月是5000,但是父母也没有问过我干什么花了。父亲的态度也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可能是不像以前那样抬头不见低头见了。听母亲说他会经常想我。想的时候不打电话,不发微信,他会给我转账,接着在微信问:“儿子,钱还够花不。”几次之后,我也慢慢开始思考父母;想着以前我办的那些操心事儿。有个假期放假,在姑姑家串门,姑姑和我说了许多我不知道的事(父母从来都不会在我面前说家里忧心的事情)。说完当时我的鼻子瞬间就酸了,当时也是强忍着杵在原地,想象着父母为了给奶奶治病东走西奔,花了大量的积蓄每个月却还要供给我败家用的生活费。那会儿回家的时候不敢面对父母,不知道怎么面对。一看见他们就能想到姑姑说的,实在是太惭愧太对不起他们。回学校也开始知道节省开支,开始为毕业以后做打算。
父母让我来这学校的用意是想让我考公务员,不求将来有什么好的前途,只求以后的生活可以安逸。但是我知道现在我的想法和他们不一直。因为这事刚上大学的时候和母亲争执过几次,后来为了让他们少操心,再提这事我就找些轻松点的话题敷衍过去了。大二下学期不幸被传染肺结核,当时查出这病,家人都在安慰我,母亲也特地从家跑到我上学的城市。肺结核需要养,每个月还要话很多钱去买药。当时家人看我闷闷不乐认为我是没得过什么大病突然得病有些慌神。但我想的是父母在我身上又要多一笔“投资”了。
大三的时候我报了专升本考试,提前一年的准备,也让我提前的做了许多的计划,因为高中最该学习的时间错过了,到大学感觉以后如果不学点东西丰富自己可能剩下的只有出力了,就想着多上几年学多学点知识,还幻想着去体验真正大学的氛围。父母听说我考专升本依然很支持我学习,考试的那天父母都说要不要过来陪考,而且都是很认真的在说,我也打趣地回绝了。
但是我和我一系列升本后的计划都擦边而过了,一道多选题的分数了断了我升本的希望。也就是说,我的大学暂时毕业了,模模糊糊中找到书店的工作,但是依然不甘心,还想准备一年后的法硕考试。父母还是想我能考公务员,而我想的是趁着年轻多“往上走”。想着以后要有能力去养活一个大家(父母可能要再辛苦几年了)。
现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慢慢的体会到了父母的感受。物质上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感受到了亲人健在,看到家人的脸上能够更多的挂着真实的笑容,就很幸福;是我精神上的支柱也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其实很早就想写一点关于我父母的东西,但是今天在书店遇到的一幕让我感触颇深,勾起了我写以上这些的冲动。当有人在我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帮助着我,甚至伤透了心还在为我付出,我有好多感激的话想讲给这样的人听。可是我的性格太随我爸,酸的东西讲不出口。所以我只能一点一点的付诸于行动,让他们在不知觉中一点一点的去感受。
最后,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收尾。
感谢父母!
Y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