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打卡一说春秋】12 伯姬归纪

【打卡一说春秋】12 伯姬归纪

作者: 唯札 | 来源:发表于2019-10-05 14:16 被阅读0次

前面几期我们介绍的都是军国大事,比如结盟、筑城、战争、夺嫡之类的。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一件喜事,纪国和鲁国联姻啦。

【打卡一说春秋】12 伯姬归纪

纪国国君娶鲁国上任国君鲁弗湟的女儿为妻,九月,派卿大夫裂繻(音须)来鲁国迎娶。

这里要插几句,讲讲古代的婚礼。古人将两个人的结合分成六个步骤:

纳采:即男方请媒人四面寻访适龄的女子。

问名:找到目标女子,有了意向之后,媒人会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将男女双方的名字和八字拿到祖宗祭庙里占卜,卜得吉,两人就可以正式缔结婚姻了。

纳征:又叫纳币,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里。

请期:即男方会和女方确认婚期定在什么时候。

亲迎:即男方亲自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步合在一起称作六礼,同时在过程中会产生三份凭证,纳吉时候的聘书,纳征时候的礼书,亲迎时候的迎书,也被称为三书,这也就是古代常说的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

裂繻到鲁国来迎娶,这一步已经是亲迎了。按照春秋时代的习惯,国君亲迎不出境,由大夫替代自己亲迎。新夫人入境的时候,国君会在国境线上等着,迎新夫人回国都,这还不算礼成。进入国都之后,两人要先去祖宗祭庙里拜祭祖先,告诉祖先“我们要结婚啦”,这才算是礼成。祭告祖先的仪式往往在黄昏时举行,所以古代称之为昏礼。后世造字的时候在昏字上加了一个女字旁,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婚礼”了。

本年冬天,十月,鲁国的伯姬嫁去纪国。春秋记作「伯姬归于纪」。

周人同姓不婚,氏族间实行族外婚。早期相邻氏族往往结成相对固定的婚姻关系,一个氏族从另一个氏族娶妻,生出女儿后再嫁回娶妻的氏族,所以女儿出嫁实际上是回到了母亲所在的氏族,由此春秋时代,女儿出嫁往往被称作归,而战国及以后才渐渐被称作嫁。

鲁息姑趁着伯姬出嫁的机会,请求来迎娶伯姬的纪国卿大夫裂繻,让他帮忙调停鲁国和莒国的紧张关系。这和另外一桩婚姻有关。

莒国是鲁国的一个邻国,它和鲁国的另外一个邻国向国结亲。莒国国君娶了向国的向姜为妻,但是向姜在莒国待的很不习惯,就偷偷跑回了向国。莒国国君自己的媳妇跑掉了能不生气吗?于是,他率兵攻入向国,把向姜抢回了莒国,还顺道把向国吞并了。这事听起来是莒国和向国的事,跟鲁国没有太大关系,但恰恰莒国和向国都是鲁国的邻国。而莒国吞并向国的时候正是鲁国吞并极国的前夜,这下引起了鲁国的戒备,于是两国的关系紧张起来。

【打卡一说春秋】12 伯姬归纪

裂繻答应了鲁息姑的请求,他和莒国国君在密地结盟,调停鲁国和莒国的紧张关系。

十二月十五,鲁国夫人仲子,也就是鲁国十二任国君鲁弗湟的正妻,当代国君鲁息姑的嫡母,当代太子鲁允的母亲,去世了。大家还记得吗?去年七月,王室就送来了仲子的助丧用品,一直到今年的十二月,总算是用上了。

同样是本年冬天,郑国攻打卫国,讨伐郑滑。这个事还没完,后面的故事我们下期再说。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谢谢收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卡一说春秋】12 伯姬归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oe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