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哲思
教学研究:悲秋意象4

教学研究:悲秋意象4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0-11-14 14:14 被阅读0次
教学研究:悲秋意象4

古典诗歌中,最为经典的悲秋意象,当属落叶。落叶离枝的飘飞,恰似游子离家的外出漂荡,在古诗词中,常把游子比作落叶,写出无所依赖的无奈与悲伤。如隋朝孔绍安的《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诗中写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而树叶的飘零之情就如同这客居他乡的游子的心情。树叶翻飞仿佛不肯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树林。诗人巧妙地借用了秋天特有的意象——落叶,把自己比喻为落叶在空中飘浮不定,表明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无奈与凄凉。联系到作者当时是隋朝的官员,而隋被唐灭,自己无所依傍,恰似落叶一样。以落叶为喻,自是十分贴切。

唐代诗人韩愈在送别好友陈羽时,也将远行的陈羽比作落叶: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唐·韩愈《落叶送陈羽》

诗中用落叶不停飘飞、断蓬不再回归故土,感叹陈羽远行,故地难归。两人一夜话别,临别泪流沾衣,表明两人的情意深厚。落叶的形象比喻,体现了诗人对好友离别的惋惜与无奈。

教学研究:悲秋意象4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的悲秋意象从草木—落叶—木叶—落木的演绎过程中,均可视为经典意象。虽然林庚先生在《唐诗综论》中有《说“木叶”》为题的篇章入选人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且有细致入微的品鉴与高下之别的判断,但是细细品味这些意象在古代诗歌作品中的作用,的确难分伯仲。只要运用巧妙,均可表达诗人的迥然不同的人生况味,传递生命中的悲怆伤感之情。

相关文章

  • 教学研究:悲秋意象4

    古典诗歌中,最为经典的悲秋意象,当属落叶。落叶离枝的飘飞,恰似游子离家的外出漂荡,在古诗词中,常把游子比作落叶,写...

  • 教学研究:悲秋意象1

    千年之前,落木萧萧,扑簌而下的那个寻常秋天,宋玉的一声悲慨叹息,让飘零的草木在秋风里摇落,一直摇到我们肺腑乃至血液...

  • 教学研究:悲秋意象2

    在古典诗词中,常以秋风、草木、落叶作为萧瑟深秋的经典意象: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三...

  • 教学研究:悲秋意象3

    在古典诗歌中,以木叶、落木的意象,状写悲秋是常见的。而在诗圣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叶则有一种雄浑壮阔、旷古深远的...

  • 谈诗:秋天的意象2

    秋天的意象,最为典型。古今的文人墨客,多有悲秋之作,当然也不乏赞秋之作。“意”与“象”的关系,就是“情”与“景”的...

  • 悲秋悲

    昨天淅淅沥沥的雨下了一整天,阵阵凉风袭来的时候,吹得我瑟瑟发抖,我才意识到北京的秋天来了。 走在雨中,突然想回家翻...

  • 悲秋悲自己

    武陵春•秋伤 风冷雨欺花已尽,茶淡倦携投。日好情非事事休,絮絮泪先流。 只言东山红叶好,意欲却离愁。惟恐身单更抑愁...

  • 悲秋不悲

    好友告诉我,我应该写一写大自然,恕本人才疏学浅,也没有豪言壮志,故无法托物言志,亦无法借景抒情,但我在这...

  • 悲秋不悲

    秋来了,她把随身携带的染料撒向人间,大地上顿时换上彩装,一抹绿,一抹红,一抹黄…… 天空情不自禁地瞪大他那纯净如水...

  • 悲秋

    悲秋易叫眉山愁,早寒更使心田凉。 燕杜安身南国游,乌鹊立命何方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研究:悲秋意象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tw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