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电脑的人都知道,新买的电脑无论怎么呵护使用,怎么定期安全扫描和杀毒,都无法避免电脑越用越慢的事实。
以前我就会想自己是不是在哪里疏忽了,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到位的问题。可是殊不知你在电脑中的大部分操作都会在电脑上留下痕迹,就好比一个文件即使你删除了,专业人士也依然可以找回一样,这些痕迹会一步步的占满你的电脑,最后使你不得不更新换代。而这个过程是不可能通过你对电脑的细心“呵护”而避免的。
其实,在我们遇到瓶颈时,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好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遇到了系统的极限,而我们使用的方法,是无法超越这个极限的。
比如中华民国建国初期,孙中山就提出了一个铁路公里数的任务,可是这个任务即使在铁路技术已经如此成熟的近一个世纪的今天,全国的铁路公里数依然没有达到当年孙中山提出那个要求。
这就是典型的思考问题不考虑极限的情况。
当我们思考问题不考虑极限的时候,就很有可能陷入怎么努力也进步缓慢,甚至原地踏步的瓶颈。
其实很多工作入门都很容易,但是能做到什么地步,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就要靠我们思维能力了,而极限就是思维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为极限思维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比如当初的DVD生产厂商,为了增加存储容量,不断优化工艺设计,可是由于已经接近了技术极限,也就是说受到红光的波长影响,即使再怎么投入改进技术,也不会产生很大的进步了。
此时,就应该像日本人一样,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既然红光已经达到极限,就把红光改成蓝光,这样就打破了系统的极限,轻松取得比之前DVD多几个数量级的BDVD(蓝光DVD)。
不光是在工作中,生活中也会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比如记忆力,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记忆力是十分有限的,并且需要不断的反复输入才能记准、记牢,而是盲目自信,往往就会经常遇到忘记大事发生的情况。
当我们意识到注意力的有限时,就知道一些瞬时的记忆往往是靠不住的,用手机拍照或者录音记录下来往往更加高效,更加靠谱。
同时你也可以释放出自己的记忆力,放在帮助你自己成长的更重要的事情上。
我自己现在在开车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在停车位置就会用手机记录停车地点;在听到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内容时,就会用锤子手机的闪念胶囊APP记录下来;在一些重要日子时,也会用闹铃或者日历提醒功能帮助自己准时做该做的事情......
当我们意识到极限的存在时,我们在面对问题以及处理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应对的角度就和不知道它的时候产生了可以说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思考问题是也要像上面的思维一样,要考虑极限的存在。
特别是当一个系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稳定的时候。就好比上文所说的记忆力的极限,如果我们此时锻炼我们的记忆力,往往对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收效甚微。可是当我们意识到记忆力的有限,用外部工具帮助我们“记忆”时,我们此时需要记住的东西大幅减少,可实际上我们“记住”的东西却比以前多的多了。
所以,当事情越来越复杂时,一定要想想这个方法是否存在极限问题,想想有没有别的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化繁为简。
当你想到了,一定会豁然开朗,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