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不爽的“小陈”
在北方的在机关里面工作,领导会叫你“小陈”。嗯,然后你会从“小陈”慢慢熬成了“老陈”。
昨天同学甩过来一个辞职故事,是一个被叫Eric的年轻人去了国企里面实习,被领导叫“小陈”,沉闷的机关生活和形式的化的工作,让他对“小陈”这个头衔反感,迅速逃之夭夭,辞职了。
同学说,“小陈”,你怎么看。
我说,这里不叫“小陈”,直接叫名字。是的,我心里对这种类似有色眼镜的称呼和体制外的人以为我们过的就是一眼看得到退休的生活十分反感。开始捍卫自己。
围墙生活啊,不禁问自己,其实你做的工作是不是很形式化和重复,毫无意义和成就感。
很不幸的是,我的岗位确实如此,至少一半是这样。
这不,这会我刚完成一份党办的学习情况报告。
我的综合岗,什么打杂的事情都做,当然也涵盖了业务和行政,写材料,搞活动,做方案,协调等等,只是站在分局的角度,所以无法迅速提升自己的能力。
可能我就是一个体制内可有可无的“小陈”,我才会在别人这样说的时候炸毛。
当然,我有别人羡慕的“稳定”,也有一开始工作时同学羡慕的眼光和所谓的光环。也让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从此在这里扎根。在家和这座城市不停的往返,内心也不时在自我怀疑,害怕自己变成了“小陈”,但自己的力量太薄弱。
但是我一开始工作就是成为体制内的,这些年也主要在做内务,对于外面的事情,知之甚少啊!
之前朋友圈一句“让自己永远保持离开舒适圈子的能力”,刺激了自己。
这些年,自己除了工作之余,有没保持学习的能力呢。
还是有的,至少业务我懂得一些,每次一有实践的机会,也可以把握住去学习。
这些年我还养成了运动的习惯,运动让人快乐,虽然过程比较痛苦,但每次运动完负能量宣泄出去的感觉真真太良好!不知不觉已经变成自己一个爱好和一个习惯。
为了不成为无聊的“小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我还是比较活泼,交了一些好朋友。
日子在向前,保持一颗想离开的心,但行动要做好,不能放弃对自己的要求,牛逼的人生理应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