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9
问答: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房子?
转述师:宝木
武志红
今天是专栏的每周问答时间,我先来介绍一个心理学练习,再回答一些用户的问题。
这个练习是 “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房子 ” 。先找到一个你可以放松的地方,然后请跟着我的指导语来做这个练习:
请你找一个舒适的姿势,可以让你放松的姿势,可以坐着,也可以躺着。
闭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自然而然地,做几个深呼吸,感受气息的流动,感受肚子的起伏。慢慢的,你会放松下来。
就在这种放松状态下,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想要一栋什么样的房子?
然后想象,一栋房子出现在你眼前。就接受第一时间呈现的房子的样子,然后走近它,打开房子的大门,再走进去。
这栋房子的空间有多大?它的结构是怎样的?里面有什么家具和装饰?
去感觉自己在这栋房子里的感受。问问自己,如果你可以在这个房子里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那么,你想做些什么?
给自己一点时间,做完你想做的事情。然后走出房子的大门,对它说再见。
好,这个练习就到这里。听上去很普通是不是?
但是,相信很多用户会发现,当你真放松了身体,进入状态后,这个练习并不能随心所欲。例如,有些朋友可能很想象出一个自己意识中心仪的房子。
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介绍过弗洛伊德的一个理论,他把思维分为两个层级:初级思维过程和次级思维过程。次级思维过程使用的是语言文字,初级思维过程使用的则是图画。虽然次级思维过程可以更好地沟通,语言文字也非常有力量,但它的力量不如初级思维过程的图像。
这个理论放到愿景这件事上,就可以说,如果你只是在语言文字也就是意识层面要一个漂亮的大房子,那它可能就没有力量,不构成真正的愿景。只有那些带着浓烈感觉的图画一样的愿景,才具备力量。
去年7月,我在广州买了一套江景房,位于高层。这套房子我是2015年年底第一次去看的,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虽然房子被很多朋友说不合理,但我比较了很多江景房后,最终还是买了这套。因为这套房子,可以欣赏到暴雨、闪电和晚霞,而我一直以来也向往这种风景,站在高处看这些风景时,我总是激动不已。
有意思的是,我收房的那天,正好看到了即便在广州也少有的暴雨、闪电和辉煌的晚霞。这是我的第三套房子,直到有了它,我才真正感觉到了满意,可以在这儿好好安家了。
愿大家都能拥有自己心仪的房子。不过,也许有些人首先需要改造自己内在想象中的房子。
本周问答
用户Lily-青岛:
失眠是因为觉得有敌意、不安全,嗜睡是不是意味着逃避,逃避不能掌控的事物?一粘枕头就着,车上、椅子上都能睡着而且不愿意醒来,曾经挺苦恼的,每次醒来都需要斗争一番。请问武老师,嗜睡可以破解吗?
武志红
我曾经遇到嗜睡的来访者,的确能在咨询中谈出来是因为逃避。在醒着的时候,不能在现实世界中做自己,于是睡着,逃入一个人的世界中。
如果你也是这个问题,那么,我认为解决办法是努力在现实世界中做自己。可以先从小事开始,例如吃喝撒拉睡上,坚持自己的选择。甚至可以试试有意地怼别人,有意地去挑战一些事物,做一个适当叛逆的人。
用户支支笑:
武老师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确认‘我’放下控制时会遇到一个充满善意的‘你’ ”。这句话,我觉得在自己的亲朋好友圈里基本可以做到,但是在工作领域似乎很难做到,因为有不少次遇到的自己认为并不是充满善意的“你”,这是珍惜规则和权力规则的冲突造成的吗?还是是我内心那个善意的自我不够强大造成的呢?觉得自己在这里被卡住了。
武志红
工作领域就是社会领域,本来也不是该放松的地方。工作中,大家主要是去追求实现一些利益上的目标。
社会领域中,大家需要PK,有时是光明磊落,有时是狡猾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
我将空间也分为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大家在工作空间中PK,同时也变得更强大,然后就可以享受生活空间了。当然,生活空间中也得努力,而工作空间也可以享受,这两者并不必然分裂。
匿名用户:
大女儿3岁半了,上幼儿园以来有几次回家,我发现她脸上有抓痕,就问她是不是和小朋友闹矛盾了,是谁抓的之类的问题。她总是不回答我,要不就说不是,是她自己抓的。我就和她说所有事情都要告诉妈妈,不能对妈妈有秘密这种话。
说完我就觉得不太舒服,想了想自己也不是什么事情都告诉父母,也就没有强迫她,不过心里还是有点担心的,怕她在幼儿园被欺负了也不敢说。怎么办呢?
武志红
如果你常对孩子说“所有事情都要告诉妈妈,不能对妈妈有秘密”,那就意味着,你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心理空间,所以孩子可能因此对你封闭内心。
担心孩子被欺负,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你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问出来。
例如,我的一位朋友觉得读幼儿园小班的儿子状态不对,但孩子说不出来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要知道,孩子“说”的能力,也就是次级思维过程,可能还没发展好。她灵机一动,就和孩子说,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现在我扮演你,你扮演幼儿园的老师或小朋友,他们对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现在做给我看、说给我听。她的儿子立即进入状态,对她喊:跪下!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于是,她一下子就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
用户果:
夫妻之间如何区分自己的空间?还是两个人的融合,只在心理上分自己的空间?
武志红
关于这个问题,我推荐你阅读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人人都应该懂的十条婚恋铁律》,作者是余婧,她在「得到」上有一门精品课,叫《恋爱婚姻法律课》,讲了很多空间和界限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财产等问题。伴侣处于二元关系中,需要法律这个可靠的第三者,来构建出一个三元关系。
除了借助法律来构建三元关系,夫妻之间还有各种其他“第三者”,例如工作、孩子、亲朋好友等等。
婚姻中,忌讳两个人空间彻底融合,这是共生,很容易带出各种问题。
想象两口子是两个圆,那么,婚姻意味着,两个人的圆,也就是空间,会有一大块重叠的部分,这部分是共同空间,同时,各自还有一块不重合的私人空间,这样才比较容易和谐。
用户陶然:
房子对个人而言如此重要,出家之人是因为开悟了,不需要片瓦寸土,那些不太富有却卖掉房子周游世界的人,该怎么解释?
武志红
我个人认为出家人也只是放下私有财产,但仍然需要空间。例如,他们闭关时,有时需要一个山洞,绝对不能受打搅的。
家和旅行,构成了一对矛盾。家或房子或空间,是安全感,而旅行,则是离开家拥抱更广阔的世界,但在这个世界累了,还是想回家。我认为这对矛盾也可以说是安全感与激情的矛盾。
很多朋友喜欢这种房子,在家里能看到广阔世界,这是希望同时拥有这一对矛盾。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他们会非常有激情地去探索世界,而这时他们需要有妈妈在身边,妈妈就是一个安全岛,有妈妈在他们才有勇气去探索,而妈妈一旦看不到了,他们就会哭着找妈妈,探索就进行不下去了。
这也是内在心灵和外在世界的矛盾,内在心灵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防御机制,就像我们需要住在一个安全的家里一样,而一旦内在心灵的好坏、善恶、对错等二元对立的分裂彻底弥合了,防御也就可以彻底放下了。
用户Z_SAINT:
如果房子象征心灵,那么房屋的整洁又有何含义?或者更进一步问,一个人他的办公桌的干净整洁程度,能反应出什么呢?
武志红
不过分的整洁,通常意味着一个人内心的秩序感。
如果是过分的整洁,达到了洁癖的地步,那就是一种严重的防御,在防御内心中相反的东西,就是对肮脏之物的渴求,也就是欲望。被严重防御的欲望,因为没有很好呈现的机会,结果也处于混乱中,所以有洁癖的人也担心,自己的欲望一旦涌出,就会失去控制。
用户缘:
家的确是好地方,可以疗伤自愈,可以自由伸展,温暖自由。但是,如果与亲人的关系都不能延展到家里,又如何去向外建立自己的关系呢?难道这种关系就必须完全割裂,不能融洽相处吗?我们建立的二元、三元关系,难道只能是在家以外的地方吗?
武志红
我认为,尊重了界限,才能融洽。
没有界限时,融洽常常意味着表面和气,其实混乱,并且会用各种方式去没有觉知地寻求界限。
也许一讲到界限,你就会担心,这是彻底的割裂。因为活在共生中,因为缺乏有质量的连接,所以觉得一旦要树立界限,就像把关系给消灭了一样,再也没有亲密了。
↓ 本周内容回顾:
预告:创造你的生活空间
空间01 | 房子的隐喻
空间02 | 我们都需要一个安全空间
空间03 | 让家成为真正的港湾
空间04 | 修炼掌控力
用户留言
青岛罗刚
319 赞
你住在房子里, 还是房子住在你心中? 保护你的, 是门上的锁? 还是你的笑容? 站在窗前看风景, 山、海、城, 路人行色匆匆, 风景在你的眼里, 你也在风景之中。 走过山, 跨过海, 好想有一个家, 离尘,却不离城。
2018年3月10日
美君
109 赞
在自己的空间内,拥有掌握控感、熟悉感、安全感和自由感,才能舒服自在。我的感悟是,自从我加入了喜欢的得到学习交流群后,心情更好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关心的话题、同频相吸的感情,让我感觉找到了同类。如果让我形容的话,就是“千金难遇、互相滋养”。 这样的我们分布在人群中并不多,但在这样的社群中并不少。我们看见并接住彼此,我们热烈的讨论、积极的留言、愉快的玩耍。 一种归属感,也是一种心灵的认可。这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争取到的友情和空间,这是我们从彼此中得到的美意和关爱。
2018年3月9日
陶然
102 赞
谢谢老师的回答,幸福来的有点突然 去年11月和老公开车去海南,历时四十天,跨六省,行程约5000多公里。 住过100—200多元的民居和快捷酒店,1000多的喜来豋。 有的能听见鸡叫、鸟鸣,有的能看见湖泊、海洋,有的背山面水,可谓风光无限。 一路走走停停,无拘无束,惬意自在。 即便如此,玩到第25天的时候,我已经有点想回家了,到第33天我强烈要求打道回府,第40天平安到家。 回家的第一感觉:真好! 我们约定以后出行,最高上限15天。春秋出行,冬夏窝居。 这是我们对安全感和激情这对矛盾制定的最佳方案
2018年3月10日
柳 格子
82 赞
今年有个帖子是中国各大城市的心理安全的最低工资标准,北上广深的都还不到1w/月。朋友说,房价10万/平,安全个鬼。我说,你在北上广深还想买房子?她说,不买房子,我这颗叮当乱响的心无处安放呀。看来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讲,还是相当重要。 有一个外国朋友,很奇怪地问,为什么中国人非要买房子?我用老浦识字“安”的解释告诉他,让中国人感到安全的方式是,有一所房子(宝盖头),房子里还有一个等他回家的女人。看来,我们的老祖宗也认为房子是让心里安全的必备条件之一。
2018年3月9日
凯之歌
60 赞
我想象中的房子,没有城市的繁华。它是一座洁白的,亮堂堂的两层小平房,看起来有点像欧式风格。门前有一条大理石板铺成的小路,一格一格的没有连在一起。走进房子,客厅普普通通。但是有个小书房,我特别喜欢,空间不大,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书柜,上面放满了我喜欢看的书,有一张很舒服的沙发和一张圆的小书桌,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我可以待上一整天。出门的右侧有一个双人秋千也是白色的,闲暇时间可以和亲爱的她在那里荡秋千,谈谈心,一起看日出日落。
2018年3月9日
慢魚爱立刻
38 赞
老一辈说买房子要有缘份。 曾经比过两间房,一间看得到海景,一间像住在森林公园里; 最后因为公司地利关系选了后者,但还是会时不时回想那间海景房。 也许理想中的房子像没缘分的前女友吧, 只能永远在理想中,因为它是你自己摸不着的倒影。
2018年3月9日
支支笑
32 赞
真羡慕能对房子细节描绘很清楚的同学们。 我就是属于想不清楚自己心仪房子图景的那一类。房子外边只看到是二层结构,推开大门是客厅,想在里面练瑜伽,其他细节统统没有。看我罗列出来的连房子的“梗概”都算不上~ 之前说回忆自己最早的一件事,以及描绘自己记得最清楚的梦境,都发现自己只会干巴巴的描述,细节部分基本集中在自己的内心活动,对周边环境等细节几乎一无所知。 我还是个女的……
2018年3月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