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用典之三十八 紫姑
紫姑待话经年别,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
紫姑,住在厕所里的神,职责主要不是司人家之厕,而是代卜人事的吉凶和与人一起游乐了。
每当上元节的时候,居家妇女便要迎厕神。说起来风俗很奇怪,节前的一天,邓粪箕一只,饰以钗环,簪以花朵,另用银钗一只插箕口,放在坑厕侧设供。同时,另设供案,点烛焚香,让小儿辈对它行礼。
紫姑(厕神)的由来
说法一:最早的关于紫姑的记载,见于南朝刘敬叔的《异苑》卷五,说紫姑神早已有之,她原是一户人家的婢妾,因被主妇所嫉恨,总让她干脏活加以折磨。紫姑不堪虐待,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
说法二
《显异录》:“紫姑,菜阳人,姓何名楣,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其妻妒之,正月十五阴杀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为厕神。故世人作其形,夜于厕间迎祀,以占众事。俗呼为三姑。”
说法三
此说法出自《封神演义》中云霄、琼霄、紫霄三位仙姑摆黄河阵的故事。这三位仙姑的哥哥(后来被封为财神爷的)赵公明,应闻太师之请,帮助殷纣王打西岐的周国,被陆压道人施法术弄死。三位仙姑为兄报仇,就摆下了黄河阵,用混元金斗这件法宝,把元始天尊十二弟子的大部分打进了黄河阵。后来元始天尊和老子大施法力,破了黄河阵,三位仙姑丧命。姜子牙封神,三位仙姑就成了坑三姑娘。原来她们的混元金斗就是子孙桶,也即马桶,故为厕神。
说法四
戚姑厕神,吕氏怨恨戚夫人,待刘邦死后,吕氏就一步一步进行报复,先罚戚夫人为奴仆,再削光她的头发,熏聋她的双耳,然后逼她喝下致哑的毒药,最后极其残忍地挖掉戚夫人的双眼,又将她扔到茅厕里,活活折磨致死,并给戚夫人起了个"人彘"(即'人猪'之意)的名字。最不能忍受的是,在戚夫人苟延残喘于茅厕的时候,吕氏竟让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和大臣们去观赏"人彘"死前的惨状。后世人们十分同情怜悯戚夫人的凄惨,于是就将紫姑改叫为戚姑。
该采信哪一种?其实无所谓的,个人主张采信第二种,有文豪苏轼《子姑神记》给背书。
纳兰,在此用“紫姑”似乎与“厕神”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结合上下文应作“仙女”理解比较合适,甚至可以理解为“织女”,这样“待话经年”才解释得通。
牛郎织女一岁一相逢,嫦娥奔月永世不想见。那要做什么神仙?还是人家真情在,还是人家春色好。
纳兰推想,天公也是个“好色之徒”,弄个“月蚀”出来增强人家的喜剧性。
如此甚好。
网友评论